0875 十科举人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1452 字 3个月前

包括选人院中的那些讲师博士们,也都要在得知李泰行程的第一时间便匆匆赶到课堂来抢占一个好位置,以便于聆听教诲、书录讲义。

李泰自不是为的感受这些追捧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所讲课的内容也鲜少涉及到太过玄虚的领域,往往都是选才、役用、仓管等等比较具体的行政管理内容,有的是他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转任诸事的经验总结,有的是来自后世一些行政管理经验。

柳昂、韦瓘等后进子弟,如果按照彼此关系来说的话,既然来到了襄阳,安排一个职位进仕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哪怕不安排一些剧要曹司,如之前那些亲徒子弟一般安排担任帐内亲信侍从的职位也可。

不过如今既然有了专门的培训机构,李泰便也直接安排针对他们特试一场,通过之后便进入选人院培训学习,今年秋后一并参加铨选再授官。

这倒不是为了体现他的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只要是个人就难免会有亲疏远近的区别对待。只不过眼下正是选人制度的一个创建期,

如果他还任意的开放什么方便之门,无疑会令制度的庄重性大减。

后世讲到魏晋南北朝的用人制度,脑海中往往会浮现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之类概念和印象。这想法不能说错,但也不够全面,起码在制度建设方面来说,察举制以及官学教育无论在南朝还是北朝,其实也都是存在着的。

诸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别管察举选拔的人才质量高低,起码制度在执行。

北朝的国子、太学,只要入选为学生,便拥有了品阶在身,可以直接转任别的官职。南朝则就加了「明经」这样一个名目,凡诸官学学子,必须要通过明经考试,才可以获授官职,明经就等于是完成学业的毕业考试。

这样一看,无疑是南朝的教育和选官制度要更加的合理与科学,如果不加考核,谁知道你究竟学成什么样了?但从实际执行所取得的效果来说,那也只能是嘿嘿嘿。

虽然南朝的明经取士形同虚设、效用不大,但只要有,对于后来者而言就是一个可作借鉴的规令内容。李泰在选人院制定的铨选考试,就是类似于南朝国学明经考试,同时也就被李泰命名为「进士」,取义考得过便可进仕。

当然实际上的科举进士科跟这个还是不同的,李泰也只是为了灌输这样一个概念,为后来的制度推行而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