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里.桑德斯决心靠着脚踩两条船的优势,逐渐整合X86和XRM两个架构的市场和技术优势,并且,AMD公司还准备自己搞一些架构芯片,研发所谓的混合架构,也就是既能兼容XRM,又能兼容X86,还能兼容AMD自己搞出的一些指令集的怪胎。
只不过,AMD这个混合架构芯片的概念,暂时还是处于保密状态,既没有被Y特尔知道,也没有被维创知道。
杰里.桑德斯自从创立AMD公司以来,说老实话,AMD的成长速度其实比Y特尔还要快一些。
但是,AMD公司之所以前期的规模逊色于Y特尔,主要是因为初期资本规模就先天不足导致的。
Y特尔公司成立时,仅花了五分钟就募集了5万米元的投资,而AMD则是花了500万分钟,才费尽心思募集到5万米元的投资。
加上AMD公司自己投资的一部分资金,AMD公司成立的时候,资本只有10万米元,不过,公司创立后,两家公司做的都很不错。
发展了十几年,到了八十年代初期,AMD公司和Y特尔的市值,双双都突破了10亿米元,虽然AMD比起Y特尔,在市值上还差一点点,但是也相差无几了。
不过,此后,AMD的创始人杰里.桑德斯就不断在媒体上频频挑衅Y特尔,他经常说自己的能力要远远超过Y特尔,未来硅谷的中心绝对是AMD公司,而不是啥狗屁的Y特尔、GM半导体和IBM。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八十年代,米国的半导体行业却遭遇了东瀛同行的强力挑战,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存储器业务,在东瀛半导体行业的低价倾销的猛烈打击下,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和破产。
Y特尔靠着及时转型,把X86芯片当成新的主业经营,顺利上岸,而AMD由于缺乏这种核心产品,一度靠着充当X86的第二供应商勉强存活。
可以说,在八十年代中期之前的几年,AMD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直到AMD接到了盘古电脑的XRM芯片的代工合同之后,AMD的业绩才重新开始起飞了。
正是因为如此,资本市场认为,维创电子公司增持AMD股票,成为AMD的大股东之后,将会有利于AMD承接订单的稳定和不断增长。
于是,市场自然就做出了反应,很快的,AMD公司的市值规模就已经稳定超过百亿米元了,市盈率则是50多倍,远远超过了Y特尔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