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首战交锋

战国帝业 君子于役 2282 字 3个月前

尽管大将军赵聪早在这一战之前,情绪就已经非常悲观。但是在面对自己的士兵时,他表现的还是相当积极乐观的。

赵聪亲自到各营中去找士兵交谈,不断地鼓励他们,在赵聪的激励下,赵军全军都有一种大获全胜的信心。几乎所有赵军都认为,魏军不堪一击,一种轻敌的情绪在赵军中蔓延。

甚至于赵军中还流传出了一句话:“赶在秋收之前回家收麦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赵军认为,他们可以闪电般的打败魏国,赶在秋天之前赶回家里跟亲人团聚一起收割地里的麦子。

当然,禁卫军并没有被赵聪影响,因为禁卫军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的。禁卫军的每一个士兵都知道战争的残酷,他们可不像那些刚刚入伍的新兵那样,对战争充满憧憬。

赵军中,不少都是没见过血的新兵。他们只是听前辈的老兵说过,赵国的军队是如何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但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真正的战争有多么残酷。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被赵聪轻易洗脑的原因。

但是相信他们在真正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后,这些人就会明白,战争绝非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轻松。

赵聪并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所以在这一战之前,赵王就为他安排了一个副手。将军乐乘。乐乘是乐毅的侄子,他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的。

乐乘曾经给过赵聪提出了很多合理建议,比如说他建议赵聪,将赵军分成三部,精锐集中在中军,老弱集中在后军,而前军则放上战争经验不足的宿卫军。

这样万一遇到突发情况,有禁卫军兜底,也不至于会出什么大乱子。

然而面对乐乘提出的建议,赵聪统统否决了。

赵聪执拗的将军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他认为自己可以完全的控制着七万大军,不需要别人的指手画脚。

可是实际上除了他自己手上的那四万大军外,禁卫军根本就不买他的账。

这加剧了赵军的混乱,赵军各军严重缺乏协调,几乎都是各自为战。赵聪作为大将军,却又对此束手无策。

公元前251年三月底,赵聪带着大军磨磨蹭蹭的很久,终于离开邺城,进入魏赵边境。

但是在进入魏赵边境以后,赵军并没有遇到一个敌人,就连遇到的魏国城池,里面的百姓也早已经被迁走。

赵聪心里升起了一种极为不好的预感,魏国这是打算要坚壁清野了

这一战赵王给赵聪定下的目标就是寻找魏军主力决战,然后打一个胜仗。

但现在的问题是,魏国玩坚壁清野,赵军根本找不到魏军主力,又怎么决战?

如果继续这样深入魏国就等于被魏军牵着鼻子走,一旦魏军回过身打一个反击,深入魏国的赵军可就危险了。

于是,赵聪将自己的将军们集合到了一起,向他们询问对策。

乐乘建议道:“大将军,我们不能再继续深入魏国了,不然一旦遭到伏击,我军将非常被动。”

赵聪对这话深以为然,“将军的话正合我意,可是如果不继续向前,我们该怎么办呢?”

乐乘能想到最好的建议就是立刻收兵,最好就是不继续向前推了。但这话他不敢说,而且就算说了,赵聪也不可能听。所以乐乘干脆闭嘴不言。

见乐乘不说话,赵聪又把目光看向旁边的杨端和,道:“杨将军,你有什么建议吗?”

每个将军桌子前都放着一碗茶,杨端和只顾着喝茶,面对赵聪的提问,他像是没听到一样,居然不答话。

赵聪身旁的副将顿时怒了,刚要开口申斥,赵聪就拦下了他,然后又把目光看向杨端和:“杨将军?”

杨端和如梦初醒般的放下茶碗:“哎呀,大将军恕罪!刚刚您说什么墨家没听清。”

赵聪耐着性子说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杨端和沉吟道:“秦国跟齐国不是也承诺出兵了?等他们出兵的时候,魏国必然分兵防备。到时候我们就能继续向前推进,逼迫魏军和我们决战。”

赵聪闻言,为难的说道:“秦国齐国虽然答应出兵,可天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发动进攻。难道他们不进攻,我军就一直在这里耗着吗?”

杨端和又喝了一口茶,道:“那也总好过孤军深入。”

赵聪为难了,赵王给他的任务是速战速决。尽快找到魏军主力决战,但是要是在这里拖下去,赵王肯定会不爽,那他怎么跟赵王交代呢?

这时,李牧开口了:“大将军,末将倒是有个主意。”

赵聪大喜:“将军快说。”

李牧道:“魏军坚壁清野,说明他们肯定是猜到了我们会从邺城方向南下进攻。也就是说,此时此刻魏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他们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倘若我军此刻转道去白马渡,然后向卫国借道,出其不意的从魏军的东面发动攻击,魏王肯定会慌。只要魏王一慌,我们的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