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长安沸腾!各家瞩目!

“是啊,咱们这蹭课蹭的·······是不是有点太不要脸了?”盖文达也转过来了身子,微微皱眉。

再怎么说,就算民学稍稍有那么一点上风,可,儒学也是要脸的,他们这些夫子,咋个也是名满天下之大儒。

如此行径·······

有辱斯文!

太有辱斯文了!

不过,孔颖达却丝毫没有任何负担,放下手里的书,瞧着两人,笑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现在,儒学已不是之前的儒学了,若是还想要让儒学传承下去,咱们若是再墨守成规,恐怕,在民学面前,仍旧是毫无招架之力!”

“咱们,今年,亦或者这几年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求变,不能再等着让读书人来适应儒学,而是要让咱们儒学,去适应现在的大唐。”

小主,

“你们比我年纪还小些,怎么却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呐?”

虞世南和盖文达相视一眼,不知该怎么说了。

孔颖达站了起来,也走到了窗前,春风吹拂着皓首,轻轻的舒展了身子。

“先秦之时,咱们儒学之内,和现在,可也不一样。”

“当时,儒学之内的派别之多,好似繁星灿烂,其中着名的,便是有,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八派。”

“那时候,争论不休,头破血流,都是常有的事。”

“可最后,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咱们儒学又汲取了黄老,还有当时被称之为异端的荀子之学。”

“更何况,荀子之师,现在我们称之为圣人,尊为圣人儒,可当时,荀子之徒,韩非,李斯却是知名法家大家,纵横家,墨家家也是颇有之名徒!”

“为何?其实那个时候,荀师便已经明白,想要长青,就必须要海纳百川,如此,才造就了后来儒学之圣境。”

“现在,咱们又到了这个关键点,若是不再求变,不再以荀师之法,咱们儒学,只有凋零。”

“明日,张祭酒开坛讲道,开春第一课,也是今年第一课,如此胜景,应是拿出求解惑若渴般的态度,那里有抵制之说呐?”

“更何况,明日之象,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咱们儒家,其他家,怕是也不会错过啊。”

孔颖达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