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敏摸下巴,眼睛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终于叹口气:“我们可没人有功夫到处跑。”一眼瞄到大英子,立刻问,“你自己有没有生财的路子?”
大骨头馆也是食品厂一处重要的进项。
大英子笑:“我们也和桂花姐凑了一份,只是我没有出力,只有四千多。”
陈旭东翻开一个账本,指着上边的几行数字说:“虽说是来回带货,可是车是我们的,棍子他们坚持付了运货费。”
祝晓敏点头:“分清楚好一点。”侧头瞧一眼白桂花,建议,“你们还真是没少挣,不如打听一下,在城里买处四合院吧。”
“四合院?”白桂花惊讶。
祝晓敏点头:“嗯,厂子毕竟是厂子,还是和家不一样,京城最好的就是四合院,回头狼牙回来了,囡囡长大了,要在城里上学呢,总要有一个自己的家。”
在八二年的时候,房屋买卖已经出台政策,京城一处一进的四合院,大概是一万二三左右,只是这年头的万元户少之又少,加上信息差,可以说是有价无市,所以四合院的交易量几乎为零。
没办法,政策虽然出台,可是媒体不发达,卖方找买方难,买方找卖方也难。
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有巨大的人脉关系网,不要说同学中间就有在房产局工作的,就算没有,再转一层关系总能找到。
白桂花是去过祝晓敏那处四合院的,听她一说,已经忍不住心动,连连点头:“嗯嗯,我再攒攒。”
祝晓敏回头去看一帮知青:“你们也是,回头有了钱,也都打听买一处。”
杜国安摊开空空的两手:“钱呢?我们今年白干。”
“噗!”好几个人笑。
杨爱军去摸宋志安脑袋:“你们努力,我们等着买院子。”
宋志安把他的爪子扒拉下来:“我的电器厂已经在赚钱了,你和庆生他们说去。”
建筑公司的亏空是最大的。
杨爱军又把手摸上去:“他们不在,我就先催催你。”
宋志安又扒拉:“还有机械厂,还有食品厂呢。”
杨爱军又摸:“谁让你刚才得瑟。”
宋志安怒了:“你把我发型弄乱了,一会儿我媳妇挠你。”
杨爱军向他的小平头端祥几下,两只手抚一抚,给他整理发型。
大家瞧的好笑,苗诗文拍拍手,笑说:“好了,今年没有分红,可是外地的那几个还是要和他们说一下,现在写信,明天一起寄出去。”
宋志安立刻指陈丹青:“丹青的字好,丹青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