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更喜欢秋海棠叶图

哪怕是表现最好的齐格飞防线,也仅仅只是抵挡住了盟军四、五个月的攻势。

虽然德三的士兵凭借着防御工事,也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但总体来说依旧是无力回天,根本无法扭转战场上的颓势。

时代在进步,科技和战术在历史的滚轮下不断革新。

上次世界大战衍生出来的静止战和堑壕战,已经明显不适用于当前这个新时代。

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修建一道防线,还不如提升某个特定要塞点的防御级别。

毕竟维持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需要将兵力分散到各个重要节点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旦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朝某个点发起猛攻,再坚固的堡垒也坚持不了多久。

更何况火炮科技在不断升级,就算目前能防住105和155的榴弹炮,未来还会有各种更大口径的管子出现在战场上。

大就是好,多就是美。任你防御再高,只要我够粗就能干爆一切。即使你的龟壳很厚,我也有办法震死你的士兵。

听到李云龙的提问,黄河并没有任何不耐烦。毕竟自己老乡对欧洲战场的了解有限,战事单凭地图是无法具体分析。

“很多时候,堡垒和防线这种东西都靠不住。”

“以前咱们也修过防线,模仿的正是你刚刚看到的第二条,结果还不是被光头的部队打穿了。”

“更何况,莫洛托夫和大林子防线都是样子货,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前者是因为修筑的时间不够,后者是因为设施不够齐全。”

别看大林子防线足足有一千二百公里,长度几乎是马奇诺的三倍。

可它的选址没有占据地利,建造于大平原之上,缺乏可以依托的山地、林地等天然屏障,从防御力来上说与法国吞金兽根本没有可比性。

再加上堡垒地域修建的时间太早,很多永备发射点的武器居然是机枪,只有少部分关键节点在三年前换装了火炮。面对德三的装甲集群冲锋,重机枪根本不管用。

莫洛托夫防线就更不值一提了,本身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临时产物,就别指望它能顶什么事儿。

一旦边境线上发生战斗,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原本朱可夫是想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旧国境线上,毕竟大平原作战还是用阶梯阵型比较好。

如此排兵布阵不仅防守更紧密,并且还留出了一段区域作为弹性机动的空间,就算一时被打崩也能有序撤离保存实力。

可问题来了,大林子非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当时的情况根本没人敢去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