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刘安家夫妻将团聚 金胜昔遭遇查账组

家有长姐 片刀侃侃 835 字 3个月前

正月初六,刘安家全家来金胜昔家拜年,也是道别,他已经办好了手续,要把媳妇和儿子接到北京去。

在20世纪70年代初,农户进京相当的困难。是刘安家的导师李秋实帮助阙淑珍找了个工作,又指导刘安家评上了高级职称,用了三四年时间,才把这件事办好。两口子两地分居近20年,终于要团聚,刘安家很激动。

阙淑珍有些紧张,不知道如何适应北京的生活。自己是个小脚,到了北京走路摇晃着,会不会被人笑话。20来年的操劳,她早已没有了昔日富家大小姐的样子。沉默寡言,干净利索。

刘安家在北京的设计院上班,跟随导师李秋实教授做了好多个国家级大项目,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三年都没回家一趟。回到家,唯一的儿子刘长久都不认识自己,到了天黑就赶他走,不让这个“叔叔”住在自己家。

等到刘长久长大了,如今到县城念书,和父亲的关系稍微亲近了一些。不过父子俩见面时间实在太短,刘长久和父亲总是保持着礼貌的距离。这次刘安家说接他们母子俩去北京,刘长久也拒绝了。他说自己寒假去北京看看,等到中专毕业之后再决定是否去北京,觉得还是听从国家分配好一些,自己现在没办法转学,先在县城读书。

金胜昔最近也很忙,年前接到通知,县城的工作组要来乡里信用社查账,过了正月十五就过来查,他打算初六就开始回单位上班,把这些年的账目整理清楚。

刘安家和金胜昔喝了顿大酒,纯粮酿造的高粱酒,两个人喝了三瓶。淑芳炖的酸菜粉条,炒了焖子,油炸花生米再加上肉皮冻,这就是过年的好伙食了。

喝多了的刘安家问金胜昔,“当年你是考上还是没考上啊?我比你学习差都能考上,你考不上不应该啊!”

金胜昔趴在他耳边,小声说:“我和你不一样,不用考虑养家的事情。我考上或者考不上,都不会离开家,现在问这个没有意义!有些事情,经历过就行了,何苦非要个结果呢?”

刘安家还想和他唠嗑,金胜昔脑袋一歪,打起了呼噜。

一直在里屋休息的老太太王桂英,颤颤巍巍走出来,拉着刘安家的手,“你说什么,你比金胜昔学习差都考上了,那他是不是也考上了,担心我,然后骗我说没考上啊?”

“不是的,大娘,您松开手”!刘安家安抚老太太。

刘长久架着刘安家的胳膊,回到了自己家。

小姑姑刘晓玲和小姑父回来拜年了,刘安家父母正在招待客人。见到小姑姑来了,刘长久上去拉着小姑姑的手,去里屋给她翻好吃的。刘长久和小姑姑刘晓玲同岁,他出生后爸爸就去北京工作,淑珍的奶水不足,奶奶就把奶水给刘长久吃,让自己的小女儿刘晓玲喝米糊糊。

刘长久长大后,觉得亏欠小姑姑,每次父亲刘安家邮寄回来好吃的、好玩的,他都分一份最好的给小姑姑。

听说他们一家三口要去北京,小姑姑很是舍不得,刘安家父母也担心淑珍到北京不适应。

“安家,你的工作能调动回东北来吗?这样淑珍他们也很快能适应啊,到了北京那么大的大地方,他们什么也不认识,该咋生活啊!”安家妈妈说道。

“设计院有家属院,基本都是同事住在一起,到了那里很快就能适应的!”刘安家说。

很快到了正月十六,刘安家一家三口,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金胜昔在信用社,迎接工作组的进驻。他不知道为何工作组要来查账,也没有打听,这些年他兢兢业业,把信用社的账目管理得十分的清晰。

其实,这次工作组来查账,是为了选拔一名干部去县里的信用社工作,首选就是金胜昔。

今年37岁的金胜昔,头发有点秃顶,常年穿一件白衬衣,领子和袖子磨损得有点秃噜。他舍不得买烟卷,抽烟用个木质烟斗。一天大概抽上一两次。烟是自家院子里种的,夏天把烟叶摘下来,晾干,这些烟够抽一年的。

信用社在内部宿舍给工作组空出来一间房,方便他们查账。吴迪和金胜昔每天正常上班。吴迪已经结婚五六年了,嫁给了红星乡的副乡长王峰,比他大10岁,是个二婚带两个孩子。吴迪和他结婚后又生了个儿子,吴迪每天下班就回家看孩子,三个孩子一天在家打闹。

工作组在这里驻扎了半个月,终于账目查清了。这天,他们组织信用社的办公人员开会,说要公布检查工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