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深昏暗、密不透风的地下工事里,缺氧成为了战士们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每一口呼吸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是在与无形的压力做着无声的较量。
这种持续的憋闷感,不仅考验着战士们的生理极限,更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他们的心理防线。
事实上,这么短时间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降不了太多。战士们觉得难受,大多还是心理暗示作用所致。
赵刚有那么一刹那,心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悔意。
他暗想,如果没有对战士们进行科技文化普及教育,战士们对氧气的概念一无所知,或许他们现在还能保持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坚韧。
然而,这份悔意很快就被更强烈的责任感所取代。
赵刚明白,正是那份对知识的渴求与掌握,让战士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更加理性地思考,更加科学地应对。
他们知道氧气的重要性,也明白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能够支撑他们走过艰难时刻的力量。
紧张的情绪在地下工事里蔓延,战士们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血压也随之升高。
这种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无疑加剧了氧气的消耗,使得本就稀缺的空气变得更加珍贵。
但正是这样的时刻,战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与坚韧。
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挑战,用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克服着缺氧带来的困难。
赵刚拉过一名医务兵交待道:“能不能给伤员打针镇静剂,让他们睡一觉?如果他们得知氧气的重要性,我怕他们做傻事!”
通气孔被堵的消息并没有人在伤员身边说起,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危机。
但不排除将来他们会知道的可能,以伤员们的自我牺牲精神而论,说不定他们会为了减少氧气消耗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医务兵愣了一下,旋即点点头,大声音回答道:“请政委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让伤员们尽快重返战场!”
医务兵连忙回到伤员身边,为伤员们检查伤口,并且悄悄准备了镇静剂。
赵刚又向仓库保管员询问道:“仓库里有没有氧气瓶?”
保管员闻言,立刻按下电脑显示器的电源键,屏幕亮起,映出仓库管理系统界面。
他熟练地敲击键盘,输入查询指令,眼睛紧盯着屏幕,仿佛在等待一个奇迹的出现。
然而,片刻之后,他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最终失望地摇了摇头,关掉显示器,对赵刚说道:“政委,我又确认了一遍,仓库里目前只有两台制氧机,没有氧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