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或者说五月二十一,梁山灭日本。
毕竟一个当家做主的法皇没了,小皇帝也逃的没影了,先是平安京,后是东京,先后被攻破,那日本算作亡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王烨不能五月份就走。
这不是做事的道理,也不是做人的道理。
从五月底开始,王烨便是跟着或者说是领着吕颐浩,在日本国土上压马路。
一路走来,看到的是日本多山,多雨,于是便都是密林。
然后是日本多火山、多地震、多海啸,天灾频发,便是王烨自己便遇到两次。
对比大宋中原,自然是不如的。
只是有句话说的好,中国的地理位置优越,不是老祖宗严选做的好,而是这个民族的特性。
有了郑国渠,才有的关中八百里沃土;
有了都江堰,才有的天府之国;
江南本是烟瘴之地,有了汉人,才成了鱼米之乡;
改造自然,建设世界。
这是刻在炎黄民族骨子里的基因。
这也是王烨执政梁山好几年之后,最深的感触,喜欢打仗的似乎就自己和一群领兵将领。
其他人,尤其是新上山的百姓,总是想着能有块地就可以。
最向往便是安心种田,终极梦想是衣食无忧,如果能有点存粮,就更好了。
为了种田,他们可以接受梁山的十税一和十税三的税率,也能接受每年一个多月的劳役,甚至还能接受成为辅兵加入战场,辅兵还是有些危险的。
他们也真的很擅长种田,不说日本本岛这种和大陆差不多的岛屿,便是蛇鼠虫蚁遍地的小小荒岛,只要你税收的低,那高低得给你变成能种地的好岛屿。
短短数载,梁山便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这许多来自大宋底层百姓的支持是基础。
是万丈高楼的地基。
这也是王烨为什么如今,还选择安心做齐王的重要原因,梁山和大宋,彼此都需要一个脸面上的关联。
朝廷得名,梁山得实。
现在的梁山地盘很大,而且在持续扩张,需要大宋百姓来填补新占领区域的空白。
大宋是国土面积不够,生存资料或者直白点说,就是耕地不够,产出不能养活那么多百姓。
而梁山是地盘够大,百姓不够多,自己生又太慢,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加强开疆拓土之后的稳定。
这一来一回不就对上了吗。
这也是梁山和大宋保持相对稳定的底层逻辑,只有等梁山不需要那么多百姓,或者有大的变故,才会影响大宋跟梁山这种奇特的关系。
王烨在做日本岛的整体规划的这两个月,也是王烨跟吕颐浩交流的两个月。
作为梁山的一方诸侯,日本安抚使,王烨跟吕颐浩真的不太熟。
所以留这两个月,也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