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两郡生乱怒意生,文和献计夺优势

“公子言过其实了。”

贾诩听后,神情自若道:“周公瑾的确厉害,可直到今下,逍遥津、合肥等地都未叫敌军攻克,局势对我军是有利的。”

“更何况江淮前线生乱,公子就不惧危险率军来援,这对江淮各处的士气是极大的振奋啊。”

曹昂苦笑摇头。

这也是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了。

毕竟从夺取荆北诸郡以来,曹昂就针对凭功赏赐明确各项细则,除了爵位以外,赏赐的钱粮,军功勋田,晋升军职等方面,曹昂是一点都不吝啬,甚至在这前后,曹昂还组织一批批单身军汉成婚,这对麾下的凝聚力是很积极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凡是受曹昂节制的诸军各部,底层将士的家眷亲朋啊,全都集中到军屯区了,这也能有效增加军队的忠诚度。

就这还没提到足额发响,在军中能吃饱肚子,盐给足这些政策落实,可着全天下来说,像曹昂这样养兵的都少找。

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也是这样,使得曹昂明确各地驻防精锐拿全饷,各地大营勇卒拿半响,各地军屯新卒不拿响。

这也使得新卒们想进勇卒序列,勇卒们想进精锐序列,精锐们想打仗立功,这在其他诸侯势力麾下也是少见的。

而促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源自于曹昂信守承诺,他讲的话,只要做了,就必然会实现的。

即便背负再大的压力,曹昂也会扛起来,而不是说跟着就又变了。

“公子,其实对我军而言,战机已经来了。”

见曹昂如此,贾诩撩撩袍袖,表情严肃道:“这些时日的接连交战下,我军扼守之处没有一地丢掉,固然麾下伤亡不小,但不管是刘备所部,亦或是周瑜所部,这麾下的伤亡同样不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果是我军初至九江之际,的确不适合贸然行事,可今下,诩以为可趁这场雨势,向江东方面展开夜袭!!”

“夜袭?”

曹昂向前探探身,皱眉看向贾诩道:“那周公瑾可不好对付,昂觉得他一定会提防这方面的。”

“提防又怎样。”

贾诩双眼微眯道:“这几日诩一直在观察江东方面,诩发现所部士气低落不少,特别是外围一带轮值将士,不似最初时那般警觉了,这跟我军是完全不能比的。”

“而且江东方面,存在一个致命问题。”

“什么致命问题?”

曹昂心下一惊,打断了贾诩所言。

“那就是周瑜的威望,不足以统率这么多的军队!!”

贾诩神情正色道:“如果这一路攻伐得当,其麾下节制的诸将各部,会对周瑜心生敬畏,可一旦期间受挫的话,尤其是陷入到僵局之下,这种质疑就会出现了。”

“诩知公子看重周公瑾,可别人呢?”

“公子可别忘了,孙伯符自在江东强势崛起以来,麾下聚拢的文武派系林立,而孙伯符若看重哪个,轻待哪个,公子觉得其麾下会没有矛盾?”

“对啊!!”

曹昂拍案道:“昂怎么把这个给忽略了!!”

不可否认。

周瑜的能力是很强,曹昂也很重视此人,但是曹昂重视归重视,可这并不代表孙策麾下的,就都像曹昂这样对周瑜了。

毕竟有人的地方,出现分歧与矛盾,甚至是对立,这是极其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也是这样。

在原有时间线上,江东就一直存有这种情况,孙策活着的时候有,孙策死了,孙权接替孙策执掌,这种问题就更尖锐了。

也就是孙权能隐忍,会割舍,懂让步,这才使江东渡过了危机。

再加上北方曹操、袁绍展开大战与对抗,还有长江作为天险来庇佑江东,不然富春孙氏能否坐拥江东还两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的不说,单单是孙策死了以后,孙暠不满孙权代表富春孙氏执掌,选择造孙权的反,这可产生不小的震荡啊。

而除了孙暠以外,还有不少人或干了这种事,或在心里盘算着。

也恰恰是这样吧,才使得孙权割让了不少利益,其中之一就是部曲私扩,这种失去制约的形式,导致孙权麾下私兵众多,这也使得孙权想要坐稳江东,必须要笼络好江东诸族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解决了北方诸敌,决意起兵南下一举收复荆州与江东时,曹军还没有杀到江东呢,可想投降归顺的人很多。

真以为孙刘联合抗击曹操,那是诸葛亮他们一手促成的?

实际上事情可没那么简单,那是孙权一开始就想寻找机会联合,继而抵御住来袭凶猛的曹军,以维系住他江东之主的位置。

也恰是赤壁之战,孙刘取得最终胜利,这也使得孙权在江东的威望提升起来,不然啊,孙权对江东的掌控会愈发薄弱。

这也是为什么,曹昂没有想过刺杀孙策,甚至还搞了几次刺杀预警,继而叫孙策有所警觉的原因。

孙策是难对付,但其脾性难改,做事酷烈,这导致其跟江东诸族注定对立,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但孙权就不一样了,这家伙是为了一些事真会忍让割舍的,一旦叫其抓住机会,那是会原原本本的还回来的。

“去!!把甘兴霸他们喊来!!”

想到这些的曹昂,突然朝帐外喊道。

“诺!!”

许仪的声音立时响起。

“公子,夜袭江东一战,必须要好好谋划一番。”见曹昂如此,贾诩表情正色道:“这对我军而言是一次机会,可要叫江东方面察觉到,恐……”

讲到这里,贾诩停了下来。

“昂明白。”

曹昂郑重点头道:“这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只要能使江东方面受到重创,则眼下所临僵局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