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沪上尽管是在战争期间,晚上还是车水马龙,并没有搞什么宵禁,马良顺利回到城里。
然后按照郭孝安提供的位置,马良秘密的把15万大洋放在了指定位置。
至于认识的汉斯人可以交易,不过是骗郭孝安他们的。
实话实说,钨矿还真不愁卖,但是这么短的时间,马良再强也不可能卖的出去,只能是用自己的钱先垫上。
搞定钨矿后,接下来的日子马良就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始布置安全屋和定居点了。
马良在日占区花了十根大黄鱼在居民聚集区买下了一栋联排的三层小楼,作为一个定居点。
至于为何不在更安全的租界买房子,这样做什么事情也更方便。
不是马良想不到,而是买不起。
这就不得不提沪上房价了,沪上房价不是现在才这么贵,而是一直都这么贵。
三十年代的沪上,在吃穿方面都比较便宜,但房价继续领涨全国。
两层小楼月租金为30-60元,还不包括水电费等开销,合租隔断的亭子间则为8-10元。
此时,一个工厂高级技工收入也不过40元。
热播的《追风者》中对此有比较写实的描写,主角魏若来能赚外快,住的棚户区合租的顶层阁楼最便宜的“亭子间”,冬冷夏热的那种。
至于他的兄弟,拉黄包车的阿文则只能住十几人一个房间,全是上下床的“集体宿舍”,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的。
不像是其他民国剧,主配角不管身份都是住的都是单间,小楼房,穿的也是光鲜亮丽的。
沪上房价之高,已经到了离谱的程度,就连那些名人都买不起房子。
1927年,曾在北平买过两幢大宅的成功人士鲁迅携女友许广平迁居沪上。
二人租住的老式石库门景云里,全款买下需要5万大洋,以鲁讯当时每月四五百大洋左右的月收入,不吃不喝需十来年。
从旅居沪上直到去世,虽几经迁居,大文豪一直只能租房度日,充当高级沪漂。末了,只好兴叹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