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事件就是朱祁钰当皇帝时,于谦作为首辅,不领礼部、吏部,却一直兼职兵部尚书,进一步蚕食五军都督府和皇城宿卫之权,京卫的五城兵马司归于兵部,皇城守卫由兵部下令轮值,禁宫守卫由兵部来任命。
那…这就是逼武勋提刀子了。
若武权全部落入文臣手中,皇帝谁来当,完全由士大夫说了算,那就要改朝换代了。
你不能让武勋连自保能力都没有,否则谁来跟皇帝制衡士大夫?
文臣遇到了权力悖论,夺权路走到了尽头,无法进一步向上,必然会被反噬。
武勋失去自保能力,就是皇帝失去自保能力,皇帝很快与武勋站一起,人家要反击了。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于谦承担了夺权后果,倒霉的很符合逻辑。
英宗很贼的,中枢不能回到土木堡之前的情况,那样会与士大夫彻底对立,依旧会天下大乱。
于是他默认了文臣的优势,同时也问罪夺门之臣,让武勋彻底与皇权捆一起。
明朝这就以文御武了?
不,相权只是占据舆论主导,远远没有达到御武的阶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宪宗时期基本保证了平衡,白痴孝宗皇帝又让文臣进一步了,臣子的最高谥号——文正,被滥用了,内阁声望完全压制了内廷和武勋。
这等于压制皇帝啊,于是孝宗的孩子正德又通过内廷抢武权,这是个急性子,没有获得武勋的整体支持,就大开大合搞事情,很快倒霉了。
嘉靖是个头脑清醒的皇帝,不玩权争,玩‘名义’,利用你的规则玩你的脑子,大礼议之争,等于相权被皇帝逗弄,一直在玩左右互搏。
加上嘉靖朝南倭北虏,哪顾得上与皇权博弈,明朝这个架构虽然大家吵吵吵,此时并没有出现尖锐矛盾。
隆庆是个好皇帝,除了好色没其他毛病,他知道好赖,知道改变,不会倾向于某一方,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惜才当了六年皇帝,怎么死的不知道,明朝又要倒霉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这时候应验了。
嘉靖死了,隆庆死了,文臣换届了,武勋却保持嘉靖朝的声望。
隆庆朝是武勋最英明、最安静的时期,但也是明朝延续二百年,武勋最有实力的时候。
士大夫头顶悬剑。
万一遇到强势的皇帝,哪有活路啊。
他奶奶的,太危险了。
得搞事…
还是文臣玩得溜,徐阶、高拱、张居正,与不同的武勋交好,制造矛盾,分割他们的向心力。
嘉靖朝有声望的武勋,如同中了诅咒一样,接二连三赶着去地府,若是老死也算了,可惜很多人不是,有发疯的、有溺死的、有上吊的、有抹脖子的、有自我圈禁读书的…千奇百怪的结局,总之是结伴走了。
就算没有记载,我们也能通过大部分事件推断出来。
谁是胜利者,谁就是主谋者。
张居正?
不,士大夫不可能单独做出来这种事。
合理的推断,应该是内廷和武勋自己。
内廷,不是说冯保,是垂帘听政的慈圣皇太后李彩凤,他的儿子太小了,对她来说,若想保证皇帝的权威,可以接受文臣(外人)掌权,不可以让武勋(家奴)掌权。
武权宁可消失,也不能被亲人捏着。
这是女人(家主势弱)时期的下意识行为,也可能是隆庆临死的遗言,因为隆庆的正宫皇后也参与了武勋交替。
小说中提到过英国公张溶的动机,他是武勋旗帜,是抵御俺答汗的后勤总管,却被好几个外镇勋贵骑头上。
这也就算了,科道言官也不停找他的麻烦,屁大的事情,逮住他一直喷,好像他很好欺负似的。
成国公朱希忠、定国公徐文壁、镇远侯顾寰、西宁侯宋公度…不仅他们死的蹊跷,儿孙也死的蹊跷。
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天下皆知,那英国公与张居正的关系也无需多言。
当然,上面这段是猜测。
不管怎么说,明朝最强大的武力集团京营被拆撤了,随着京营的消失,武权势弱,皇权也势弱了。
张居正太强势了,给小孩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造就了一个叛逆的皇帝。
这皇帝为何能当很久,不是他英明,而是他看谁都不顺眼,干脆眼不见为净。
武勋、文臣、内廷,一视同仁,万历眼里全是王八蛋,一律冷处理。
咦?!
皇帝不权争了,莫名其妙的,没有生死拼杀了。
权争的悖论这时候又出现了,大争不是好事,不争更不是好事。
朱明架构的执行力全部在枯萎,万历惰政太久了,久到整个明朝都生锈了。
而且皇帝性格原因,总是简单的一刀切处理国事。
惰政加上一刀切,以文御武正式成为国策。
万历二十六年,杨镐在援朝之役吃了败仗,不是他的问题,是明朝派了太多的总兵。
水陆一共十几个总兵,谁都有独立作战的权限,本来是碾压局,被倭寇逮住他们之间不配合的漏洞打了一场胜仗。
厚黑且急躁的万历恼火了,不耐烦了,圣旨御笔,凡大明将官,必须听从钦差及钦差属官指挥。
此刻起,以文御武成为正式国策。
援朝之役胜利了,接下来该万历的儿孙享受以文御武的后果。
为何说将官必须听钦差指挥,就是以文御武的国策?
您得清楚什么是钦差,明朝的钦差可不只中枢派出去溜达的人,是巡按、巡抚、经略、总督、督师。
宣宗朱瞻基时期,督抚成为定制,这些人是中枢官,不属于地方官。
用现在的说法,他们的人事关系全在都察院,官职首先是都御史、其次是兼职六部侍郎或尚书,巡按、巡抚、经略、总督、督师是他们的工作内容。
从英宗到神宗,文臣占据主导博弈,到万历中期,文臣开始成为凌辱姿态,七品文官可以叉腰呵斥一品武都督了。
噢耶,三千年了,相权终于战胜皇权。
取得自杀式、决定性胜利,一刀砍向自己生存依附的根基:正统大义。
朱明权力架构基础垮了,正式开启改朝换代序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前面说了,武权就是皇权,武勋和皇帝在权力场高度一体。
以文御武,就是以文御君。
御武等于御君。
啧啧啧…与万历皇帝的名字朱翊钧还有点谐音。
认命吧。
朱明皇帝终于玩崩了,他不再是往出借权力,而是把权力卖了,收不回来了。
万历末期,党争如同烈火燃烧,一发不可收拾。
武权和皇权一体沦为党争的工具,国本之争就是皇权被当做玩物的直白显现。
权力核心架构主次彻底易位。
朱元璋和朱棣估计永远不会想到,子孙有一天会卖自己,朱明永远失去自我调整、治愈能力。
天启学习前辈的经验,放出内廷,试着调整了一下。
哎,有效!
京营外镇,宁远大捷,东江立镇,武事支棱了一下。
可惜回光返照。
没有钱粮支配权,一切都是空。
啪~
一巴掌被拍死了。
到崇祯手里,完全放飞自我了。
利用仅有的人事权不停换大员,杀来杀去连敌人是谁都不清楚,到死都不明白失去权力的本质。
嘭~
朱明亡国了。
……
朱由检自救唯一的正道,或者说命运留给他的唯一生机,就是他登基的时候,有一个文臣无法撼动的英国公。
张维贤护佑泰昌、天启、崇祯登基,三朝顾命大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