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魏国未曾在刘禅手下的大将,就一个李典而已,偏偏又已经病死了。
想挑选一个未曾败于刘禅之手的大将,只有两条路,要么就从后起之秀中选择,比如夏侯楙,甚至是曹家第三代从小与儿子曹叡交好的曹爽。可是这些人年龄虽然比刘禅略大两三岁,但一看就知道不是刘禅对手,根本就没有刘禅这样的天才,初次上阵就惊才绝艳。
至于第二条路,那就是从久经战阵,深通兵法的谋士中选择了,虽然贾诩,程昱已经老死,但是陈群,司马懿,辛毗等人依然身强力壮。
司马懿这意思,说白了就是想掌握兵权。
但曹丕何等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不明白司马懿的意思,他爹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说道,
“司马懿鹰视狼顾,绝不可让他掌握兵权。”
倒不是曹丕有多听父亲的话,问题是不仅曹操不信任司马懿,曹丕自己别看一副把司马懿当股肱之臣的样子,实际上他也不信任司马懿,这种人,只能做一辈子谋士,掌握军权是绝对不行的。
曹丕笑着说道,
“仲达此计虽妙,但大将人选之见解,却过于迂腐了。
岂有败于刘禅之手就不可再用的道理。汉高祖曾经十战十败于项羽,垓下一战,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
刘禅凶名虽盛,但过往之战,多有运气好的缘故。众位大将,并无大错,有什么不能继续与刘禅相持的?
再者,朕亲率五十万大军南征,刘禅必举荆州益州二州之力,亲自抗衡朕。
守汉中者,必是刘禅麾下大将,刘禅本人又不会去。”
司马懿听了,面露喜色,说道,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倾服!”
他知道,这次想揽兵权的想法是落空了。他这个人,虽然年龄才四十多,但心思之缜密,为人之深沉,已经罕有对手了。揽军权失败,却偏偏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像是被曹丕的英明彻底洗礼了。
可惜了,司马懿就算再怎么样精通表演,对于曹操和曹丕父子来说,都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