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自然就是福州府城里的关记杂货铺。
李伯身着一袭深色长袍,虽已年近八十,但眼神中仍透着精明与威严。
身后的王府护卫们个个精神抖擞,盔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一行人来到关记杂货铺前,李伯微微抬首,打量着这家看似普通的店铺。
关记杂货铺坐落在福州城一条较为热闹的街道上。
店铺的门面虽不算大,但布置得极为精巧。
木质的招牌上,“关记杂货铺”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店门敞开着,偶尔有行人路过,会被店内摆放的新奇玩意儿吸引,驻足观望一番。
现在店铺的门口,耿伯便能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种物品。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些西洋镜。
一个个精致的西洋镜被整齐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镜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是花鸟鱼虫,有的是异国风光。
玻璃这个东西,按理说也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物,但是在这个年代可不一样。
其实早在明朝末年,英、法、荷兰等国家的商船就来到了广州、宁波、漳州、泉州等口岸,西方的玻璃器皿也随之传入我国。
西方的传教士们也把玻制造技术带了过来,甚至还参加了明政府钦天监的工作。
但是玻璃器的真正普及,还是清康熙三十五年,满清内廷所成立了玻璃厂。
不过这个玻璃厂却是从属于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专门为皇家制造各种玻璃器。
在民间传播还得是更晚一些的年头。
因此在这个时代,玻璃,这种被称为西洋镜的东西,还是个稀罕物。
能在福州府城开这种店铺的,自然是和西洋人有关系的。
而这也是关记杂货铺暴露的原因。
谁不知道,在东南沿海,和西洋人通商最多的,就是郑明势力呢?
再加上这关记杂货铺是只出不进,只见过他们卖东西,却不见他们采购货物。
这要是都发现不了关记杂货铺和郑明的关系,除非是靖南王府眼睛瞎了。
老管家一边在心中如此想着,一边迈步走进店内,身后的护卫也紧跟着鱼贯而入。
看到靖南王府来人,店铺里的客人们纷纷做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