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7303 字 1个月前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宝树,当然是极乐世界依报的一个重点,那么我们怎么理解极乐世界的宝树呢?分成四部分:

第一个,看它的真珠网。

宝树,首先它上面有很多,满满的,一层一层的真珠网,覆盖在宝树上面。每一个树上有七重的真珠网,每一个真珠网里面有什么东西呢?有五百亿个妙华宫殿。这宫殿就像大梵天王的宫殿一样的庄严。

那么谁住在里面呢?极乐世界的“诸天童子,自然在中”。

极乐世界是这样子的,带业往生的凡夫只有两种人,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所以你带业往生你只有两种情况:你要福报大、善根强,这叫天人;福报差一点,那叫作人道。所以它只有天跟人。有什么差别呢?天住在树上,比较高,看得比较远,人的宫殿就住在地上。当然,因为极乐世界的四土是互含互摄,平时他们可以互相往来,但是晚上要是真正安住,要睡觉的时候就各回其所,但是平常是可以互含互摄的。所以这个诸天童子,这天人是住在树上的宫殿。

每一个天人的身上,是穿戴的五百亿的释迦毗楞伽。释迦毗楞伽就是无比殊胜。这个摩尼宝珠,叫作如意珠,挂在身上来当作一种庄严品。这个摩尼宝珠当然也放光,“照百由旬”,犹如集合了百亿个日月一样的光明,无法加以形容。在真珠网的周围,有各式各样的宝物来围绕,它的颜色、光明都是最为殊胜的。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这个宝树的功能,就是真珠网。干什么呢?就是把宫殿挂在上面,让天人来居住,这第一个。

我们再往下看,看这个花。

极乐世界的树,它不是只有挂宫殿,它开花的。“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这个宝树层次很分明,在树叶跟树叶中间,间隔很清楚分明。在树叶跟树叶中间长了很多的花,花上面有七宝果。这个七宝果是有功能的,这个果实不是欣赏而已,它能够所求如愿的。

这个花功能不明显,我们看它的果实。在每一片的树叶上面,“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这个叶片具足各式各样的颜色,而且它这个树叶上的脉络就像画一样,各式各样的彩画。这个彩画就像天人的璎珞的彩画,如此的美妙。“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有各色花,作紫金色。这个紫金色放出什么光明呢?放出各式各样的光明。这个光明是动态的,就像旋火轮,它可以在树叶跟花之间上下地流动。

“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极乐世界的花跟水果是开在一起。这个地方古德有特别解释了。就是说,娑婆世界的花跟果实是有时间性的,娑婆世界肯定是先开花,花凋谢了再有水果。就是说,你在娑婆世界修行,是先有因地再有果地的。你发了菩提心,你心中有一种成佛的愿景,成佛的希望,那也只是个希望而已,你的现实人生还是一个生死业障凡夫,你照样要受老病死的折磨。就是你的因地跟果地不可能同时,你要把你该消的业消完了,你才有所谓的功德庄严出现。极乐世界不是。极乐世界就好像我们现在说的,先享受后付款,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什么事也没干,是吧?但是我们享受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

诸位!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按照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的说法,那是一个大般涅槃的境界,那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所以我们等于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个因果同时就是说,阿弥陀佛知道我们现在是因地,就是我们修行像小学生,但是我们的受用就像是大学生的受用。就是阿弥陀佛先把果地功德给你受用,然后在这个地方你再慢慢修行。他是这种概念,叫作因果同时。

在娑婆世界,果地的功德,那是存在心中的希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虽然深受生死的折磨,但是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成佛,所以娑婆世界的果地只是存在我们的心中。极乐世界是现实生活就是果地。就这么回事。

你从这个地方看得出来,这些都不是人世间的东西。所以这个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是这么来的。

我们再往下看。

“有大光明,化成幢幡。”这个光明,我们看到极乐世界的光明,如果化成什么东西,它肯定是有事情。“化成幢幡,无量宝盖”,这个宝盖是显现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一切佛事,诸佛在哪一个地方讲什么经,在什么地方成就什么三昧。“十方佛国,亦于中现。”

我们读《阿弥陀经》,蕅益大师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极乐世界的好,当然极乐世界本身就好,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好,好在哪里呢?它跟十方诸佛的佛土可以互含互摄。有人问蕅益大师,他说你们净土宗的人思想不要这么狭隘,你可以往生十方世界,干嘛只有锁定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你有所不知,生西方就等于生十方。蕅益大师凭什么讲这句话?他凭的就是这段经文。

当然,理论上我们应该亲近十方诸佛,因为我们跟十方诸佛结的缘不同,我们修学三昧可能要跟这尊佛,我们成就某一种智慧可能要跟哪一个佛。因为佛度生、生受化,的确是有因缘浅深的差别。但是,表面上,我们选择了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为皈依境,以极乐世界为所观境,好像失去了其他十方诸佛的选择,其实不是!因为极乐世界每一片树叶、每一道光明,同时能够显现十方诸佛的情况。所以蕅益大师他就有资格说,“生西方即生十方”。他的理论根据就是这样来的,它互含互摄。

我们看总结。

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

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我们能够观宝树的主体结构,以后应该怎么观呢?应该次第地由下往上,或者说由粗往细。先看大地,它是有栏杆,然后树茎、叶子、花果,慢慢慢慢,越来越精致。“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所以这个宝树观有四个主题,真珠网、妙华、宝果、光明。

这个地方,我们要简单说明一下这个观想的问题。极乐世界的观想叫作借相修心,所以操作的时候他的六根是收摄的,他是在一种摄心寂静的情况之下起观的。基本上,我们不太同意一个人在散乱心的时候去观想极乐世界,因为我们很容易动念头,会落入取相分别。

举一个例子。我过去某一年去参加斋戒会的时候,那天做晚课前,大家做晚课之前都在佛堂拜佛,拜着拜着忏公师父就走进了佛堂。按照正常情况,忏公师父在晚课前是不开示的,他可能会在晚课的止静时候讲几句话。但他那一天很特殊地在晚课前就开示了。他说,我们看佛像,不能这样子老是瞪着佛像看。有一个斋戒会的学生,他看佛像的时候眼神不对,被忏公师父看到。忏公师父那是内行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他一看,这个人看佛像的眼神不对劲,仁者心动。

诸位!你不能用一种攀缘、有所得的心来观想极乐世界,不可以。那你就不是借相修心了,你叫取相分别。你不能用你以前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来观极乐世界。它是怎么样呢?“众生心垢净”,所以“菩萨影现中”。

你可以试试看,你回去以后你先拜佛,然后念佛,把心静下来,再回去读这段经文,就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了。那叫作消除罪障,往生佛国,那叫作一种净法的不思议的熏习。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可能就是比较散乱,但是你真实修行的时候不能这样子,你要有一个静心的状态,这个时候才有资格叫作借相修心,这个相状是借你用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就是说,你一定要把心静下来,把内心放空了,才能够去修观的。

丁三、池水庄严分二:戊一、总标;戊二、别释

我们看最后一段,庄严的第三段,池水庄严。

戊一、总标

看第一个,总标。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极乐世界的依报,除了大地的依止处,我们看,从它的功能区分主要有两块:一个是居住的环境;一个是你受生的环境。你刚开始去极乐世界你是怎么来的?就是池水,因为我们一开始都是先在莲花化生。所以极乐世界的两大主题,一个是宝树,一个是池水。

那么这个池水怎么观呢?它也是分两段。

先看“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看这个意思,极乐世界的这个池水离宝树也不是很远,就是在千万种宝树的周围弥覆着很多很多的水池跟流泉。水池是静态的,流泉是动态的。然后就是微风吹动花叶,经常有微风吹动花叶,产生各种的光明,这种光明就照耀到泉水上面。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宝树离这个流泉、这个池水莲花应该距离不会太远。

戊二、别释

我们看别释。

次当想水: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

一一池水,七宝所成;

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宝妙色;

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我们看这个池水应该怎么观。

“次当想水。”前面我们在观琉璃地的时候,下手也是水想。但是琉璃地的水是一种寂静的状态,是静态的水,这个地方的水是动态的,不一样的动态的水。我们往下看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