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钦差大人

有些惊讶挑眉,方银长得高大雄壮,这方铜倒是精瘦,两只眼睛虽没乱转,但看着就是个机灵的。

“这位是钦差大人,蒙将军,特意为了小麦一事来的。”县令从马上下来,介绍。

“见过蒙将军。”老村长和方铜齐齐道。

县令又指了另一个官员:“这位是司农寺的王大人。”

王大人看着四十多岁,留了两撇小胡子,黑瘦脸。

刚从马上下来,就yue~吐了。

没错,骑得太快,他有点晕。本来他这个岁数,出外差应该坐马车才对。

谁让这次的主官是蒙毅,一个粗鄙的武将。

半夜临时起意要来木山村,还要天亮就到,让他一把年纪了跟着折腾。

方铜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忙把随身带的竹筒给王大人。

王大人感觉胃里东西都吐没了,才拿帕子擦了擦嘴。

接过竹筒,喝了一口水,才缓过气来。

“多谢,这位,方……方……”想不起名字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必,草民方铜能伺候您,是荣幸。”方铜赶紧接话。

蒙毅将军回头看了眼他们,似笑非笑道:“王大人是朝中肱骨,也该锻炼身子骨强健些,才好为陛下分忧啊。”

王大人本就偏黑的脸,更黑了:“本官知道,不劳将军费心。”

一行人就这么往里走,马自有护卫牵着。

到了秦家,后院库房,垒着一袋袋的新小麦。

有衙役搬了一个麻袋下来,打开,王大人上前几步,从袋子里掏了一把麦粒。

摸了摸,又捏了捏。

什么也没说。

蒙毅已经坐在椅子上,手上捧了奶茶喝。

方铜给整的,他手上拿了一册账本:“将军,这些是冬小麦每亩出产的记录。”

账本是好大儿秦彦让整的。

不过他虽勉强认识些字,但弄账册还有点为难人,最后是村长亲自帮着记的。

蒙毅接过账册,薄薄的,记得很清晰。

看到每亩地小麦在七石到八石之间,蒙毅眼睛微眯。

“下官派了衙役计数,能确保这个数没错。”见他不说话,县令忍不住道。

蒙毅合上账册,端起奶茶抿了一口:“嗯,县令大人有心了。”

县令顿时乐的露出满嘴牙:“将军过奖了,这本就是下官分内之事。”

心里在想,蒙将军这个态度,应该是不会计较他今日的小失误了吧。

一行人在秦家待了一个时辰。

那位王大人别看身子骨不太好,但办事还是认真的,每袋麦子都细细检查了,还一一称重。

最后,他们才要去地头看。

冬小麦已经收了,地头这会儿啥也没有,也不知道看啥,反正方铜就陪着去呗。

“方铜是吧?去年水灾后,你家是头一个种冬小麦的?”王大人边走边问。

方铜心下警铃大响。

两位大官是有备而来啊,这些事都提前查出来了?

不过,他面上一点没显,还重重叹了口气。

“回大人,是。您有所不知,当时我刚成亲不久,媳妇孩子都得养,家里没多少粮,算计着就是饥一顿饱一顿混过冬日,入春也得断顿。”

“就想着种冬小麦了,选的都是旱地,当时也不知道抽成咋样,想着家里人别饿死就成。”

方铜愁眉苦脸后,又露了个憨厚的笑。

“大人,你有不知,乡下地方就这样,有一家种冬小麦,就有好几家跟着,最后大伙都种了。”

王大人被他卖惨,又东拉西扯绕一通,却一点没晕。

他知道,不曾读书的人就这样,说话容易抓不着重点,但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往往能暴露关键信息。

所以,王大人没有不耐烦,捋了捋小胡子,笑呵呵问:“那你这冬小麦可种的不亏,村里其他人家收成怎么样?”

方铜脸上笑意夸大,明显有些骄傲。

“可不是嘛,今年这收成,比往年翻了四五倍。村里人没一家能比的上的。”

“我私下琢磨,是精耕细作,施肥比旁人家勤快些,敲土疙瘩敲的细,杂草拔得多,加上气候好……那叫啥,皇帝保佑,百姓安居乐业,才有了这好事。”

“确实是,当今陛下圣明,天降祥瑞,庇佑这一方百姓啊。”县令大人赶紧接话,还冲着远方拱手,拍了个龙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