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铜却咧嘴笑了:“乡里乡亲的,说什么买?直接换麦种就成。”
众人一愣,主要是这么多年了,全村没人能在方铜手上占便宜。
这冷不丁的,他这么好说话,大伙都有点不适应。
“不过哈,我家留的也不多,要换的,最多一家换一斤种子。”方铜丑话说在前头。
其实不是他大方了,主要钦差大人走时候暗示了,留下的麦子也是要试种的。
县令大人也打招呼,要拿走一部分,既然都是试种,木山村的人肯定不能少了。
所以,换就换了,对他有好处。
至于为啥不卖给村里人,他想着自家以后真折腾出啥,名望就重要了,算是提前和村里人交个好。
“真的?铜子啊,你真是够义气,太讲究了。”程大富最先高兴道。
“是呀,方铜这娃,打小就不孬,和他一个辈的,就数他有能耐,还重情义!”
一个老爷子也开口夸。
众人忙跟上,恨不得和方铜直接称兄道弟。
仿佛以前提起方老三就摇头的,不是他们一样。
方铜很是听了一番夸奖,心满意足后才谦虚几句,把人都给打发走了。
等院子里安静下来,铁柱才提醒:“铜子,咱剩的种子也不多啊,全村都换,怕是不够自家地了。”
要知道,他们几个所有地一起种。
秦家、铁柱家、狗蛋家、二娃家、孙大成家,加起来也有百亩了。
“没事,我提前留了。”方铜拍拍他肩膀。
铁柱冲他竖起大拇指,不愧是铜子,想的周到啊。不过在衙役们盯着情况下,他咋偷偷私藏的?
方铜当然没私藏,但他闺女有系统神仙,和神仙买呗。
他没多说,当即回屋拿了个包袱,套上马车就要走:“那啥,铁柱,我回府城了啊。过两日带你嫂子回来喝喜酒,办酒的事,让二娃替你忙活吧。”
铁柱冲他一挥手,拜拜吧你。
他知道,铜子早几日就给行李收拾好,要随时回城。
这几日,天天没事就念叨媳妇孩子吃啥了,村里下雨了府城下没下,也不知道媳妇瘦了没有。
给铁柱几个整得,一直起鸡皮疙瘩。就十几二十天没见面,至不至于啊?
他们好好的兄弟咋成这样了?
用二娃的话说,方铜完了,彻底陷进去了。
淮安府城。
方南枝在郡王府,绷着小脸认真取了针。
“郡王爷,您感觉怎么样?”
她问道。
为医者,望闻问切都很重要。
“本王手臂已经可以活动,就是腿上还有些不太吃力。”郡王爷半靠在床榻上,目光威严。
通过针灸,他说话已经利索了,所以愿意在人前开口了。
“您别心急,这病灶去除也要时间的,现在都在恢复中,就是好的。”方南枝很有大夫的范儿,一板一眼安慰。
要知道,病人的心理顺畅也是有利于恢复的。
“嗯,多谢,方小大夫。”郡王爷颔首。
方南枝压住想翘起的嘴角,方小大夫,听着就威严,嘿嘿。
“咳,不必客气,这是我该做的。那郡王爷,我先告辞了。”
“方小大夫不如留下用饭?”一旁站着的郡王妃客气挽留。
自从那个庶女还有姨娘被送走,她日子过得顺心顺意。
而这事由头在方南枝身上,郡王妃就觉得她很合眼缘。
方南枝婉拒了,她想回家呢。
郡王妃也不强求,喊了身边的大丫鬟亲自把人送出府。
方南枝也没客气,行礼告退了。
自从上次,时君衍帮她撑腰后,郡王府上下待她客气了很多。好像不只是把她当大夫了。
对此,方南枝疑惑后,很快想明白了。然后决定坚持自己为医者的本分,别的绝不多做。
等他走了,塌上,郡王被下人伺候用了药才开口:“优儿可要回来了?”
优儿,是他的嫡幼女,今年也八岁,和方南枝差不多。
年前,她被接到了外祖家小住。
“是,妾身已经让人收拾好她的院子了。”提到幼女,郡王妃脸上也多了笑容。
“等人回来,让她哥带她多出去玩玩,见见世面。”郡王爷开口。
郡王妃觉得不对,他们这样的人家,女儿家不说养在深闺,也不会太跳脱。
何况,丈夫以往对优儿要求是很严格的。
想到什么,她蹙眉:“王爷,优儿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