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徐天爵起身说道:“岳父岳母,天色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张国纪和夫人虽然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他们不能久留,便起身送他们出门。
在门口,张嫣紧紧地抱住母亲,说道:“娘,您和爹爹要多保重身体,我会常回来看你们的。”母亲眼中含着泪花,点了点头:“好,你在婆家也要好好的,和贤婿相互扶持,和和美美。”徐天爵也向岳父岳母行礼告别:“岳父岳母,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嫣儿的。”
张嫣和徐天爵上了马车,马车缓缓驶离。张嫣透过车窗,看着渐渐远去的娘家,心中满是眷恋。
徐天爵握住她的手,说道:“嫣儿,别难过,我们以后会常回来的。”张嫣转过头,看着徐天爵,眼中露出一丝微笑:“嗯,有你在我身边,我什么都不怕。”
马车在太阳下渐行渐远,张国纪回去后,便叮嘱自家儿子,要是能进国子监,一定要刻苦学习,同时绝对不能忘了姐夫的功劳。
他们张家不能有忘恩负义之人。
另一边回到府邸,徐天爵稍作休整,便开始着手处理张允诚进入国子监的事宜。他深知国子监祭酒林钎的为人,那可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绝不轻易被权势所左右。
在书房里,徐天爵来回踱步,仔细思量着该如何与林钎沟通。他唤来小厮,小心翼翼地将从张府拿来的张允诚的文章和书法作品仔细收好,准备亲自登门拜访国子监祭酒林钎。
徐天爵也是仔细的看了看,觉得张允诚,是个可造之才,才决定帮他一把,我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只要张允诚不是太差,林钎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多时,徐天爵来到了国子监。踏入那古色古香的大门,他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一个从九品的学录引领下,很快他就来到了林钎的书房。林钎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正伏案批阅着学生的文章,听到通报,他抬起头来,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