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斯塔林成立了北方指挥部,由伏罗希洛夫元帅指挥,下辖西北方面军、即将组建的列宁格勒方面军,重点保卫苏盟的副都,革命圣地。
西方面军由朱可夫统帅,重点防御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上游一线,与布尼琼在基府组建的乌兰方面军形成两大重兵集团,阻挡协约国军队渡河。
鉴于主力损失殆尽,这两个方面军的首要任务是补充兵力,提升士气。30个机械化军,仅剩下15个了,其中,西南方面军还剩下7个、波罗的海方面军1个、西北方面军2个、高加索2个、中亚1个、中央方面军2个。
西南方面军的7个要调一部分补充到西方面军和乌兰方面军,再从中央方面军和高加索调4个机械军,否则接下来的防御战根本没法打。第一阶段战役,斯塔林认识到空军和装甲部队配合的威力。
斯塔林给莫洛托夫下达了指示,要求在一个月内,生产十个机械化军的坦克。苏盟生产T34坦克所用的工时远远少于汉斯国,比伊班牙-高卢也要少一半,这便是优势。何况,苏联提前进入动员状态,生产能力很强。
此外,斯塔林还给罗斯辐发去求援电报,要求提供轻武器、火炮、防空炮、汽车、飞机等武器装备。斯塔林知道,光靠自己生产是不够消耗的,必须让隐形的盟友动起来。
斯塔林很想米国加入战争,奈何罗斯辐一点不上套。
斯摩棱斯克,朱可夫看着斯塔林的电报,羞愧难受。一场好好的进攻战,变成失败,损失200万将士,占了陆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全是精锐。
真要负责任,朱可夫是最该受罚的那个。
朱可夫想将功补过,必须打好第聂伯河防御战,给予协约国重创,将协约国军队挡在西岸,进入消耗阶段。
如今,他手上又聚集了19、20、21、22、24五个新组建的集团军,还有32、33两个集团军正在赶来。不过,在兵员紧张的情况下,这些集团军兵力缩减到10万人左右,无法配备机械军。朱可夫能用的机械化军是斯塔林从莫斯科调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