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有些好笑地看向柳建国,得到一个转过来的后脑勺,好嘛,他劝自己没成功,劝别人倒是一劝一个准。
“大志叔,我觉得可以,现在之所以恢复高考,肯定是缺人才,想筛一批人才出来,如果一旦被筛出来,那很大概率会被委以重任,学文哥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愿不愿意冒险,毕竟已经结婚有孩子了,大学四年没有收入,难以养家,还要夫妻异地。”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现在村里收入好,我可以再养他们家四年,至于他们小两口异地的问题,我让你书琴婶子去说道说道。”
芸香略微思索了一下,“或许,可以他们两个人一起考。”
柳大志一拍大腿,“供,村里的效益够,供得起他们一家,说什么都让他们试试。”
柳家兴和柳立新的爹在旁边听得若有所思。
很快村里的教室再次热闹起来,李景时、赵秋月、柳国庆、柳建国、柳学文夫妻俩,柳立新夫妻俩,还有时不时来蹭课的同公社知青。
芸香学了这么多年也教了这么多年,现在管理起这些人来,简直是驾轻就熟,还有时间去处理处理学校和县城合作的事儿。
历经三年,合作基础已经打好,随着双方接触的加深,规矩增多,不光其余小伙伴不去都行,自己也在被逐渐边缘化。
不过还是很值。
村里经济和技术的提升,县里人民群众需求的收集,小伙伴们的履历,景安和国荣的大学文凭,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没想过的东西也得到了。
现在最紧要的是1977年底的恢复高考和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
还有景安的毕业典礼,芸香拉开抽屉,拿出手表,轻轻抚摸着,那件事拖了太久,是时候了。
上火车的前一天,芸香看着家门口的那群人,“你们不在家好好学习,毕业典礼有什么好凑热闹的。”
赵秋月轻车熟路地进屋,“家里答应我去放松一下。”
“好兄弟的毕业典礼,我们怎么都要到场”柳建国拉着柳国庆往屋里走。
“我们为大学努力了这么久,下了血本,总得去看看大学长什么样儿吧,我女儿还没见过呢”柳学文挤了柳立新一下,“你说是吧,立新。”
“嗯,对,我女儿也没见过。”
原本吴红梅、芸香和李景时的三人行,一下子变成了十二个人。
芸香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坐火车,住宿,吃好吃的,逛校园,手里就差个导游小旗子。
至于毕业典礼,那当然也是旅行团体验的一部分。
还增加了排练口号,做横幅,准备野花花束,给两个小朋友简单讲送花流程等一系列深入体验。
毕业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