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清河这么多年,经济为什么迟迟搞不上去?在我看来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大环境的影响,豫南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中,自身的定位受到了限制,我们清河为什么不搞工业化?不搞汽车城?不搞现代轻工业?不是我们的条件不够,而是政策上存在短板。”
“第二个,清河的优势过于大众化。我们大的优势就是平原多,可耕地多,劳动人口多,但是还有其他的吗?有没有丰富矿产资源?有没有传统的特色工艺?有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但是我们要看得见客观的事实。”
“第三一个,像清河县这种地区,我们豫南太多了。这就跟货架上的商品一样,多了就不稀奇,就卖不上价格,我们清河县缺乏吸引投资的拳头优势……”
会议室里。
随着张建军侃侃而谈,气氛果然立马就发生了变化。
作为清河的干部,会议室里的众人自然知道相比于程一楠的观点,张建军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更贴近清河的事实。
而此刻。
抬头朝县委书记程一楠瞥了一眼,安平心里也是暗暗摇头不已,这位程书记虽然心思缜密,但是张建军毕竟还是老狐狸。
他这一番发言,看似处处都在支撑程一楠的观点,但是又处处是在反对,认为程一楠的想法过于空谈理论,没有结合实际。
不过程一楠既然敢出手,在安平看来,那就肯定有后手,事实也的确如此。
就在张建军的发言结束之后,程一楠脸色平静地朝会议室里的众人扫了一圈,见没有人主动发言,立马就点了常务副县长胡云鹏的名字。
看到胡云鹏慢条斯理地扶了扶面前的话筒,安平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无误,不仅仅胡云鹏已经彻底倒向了程一楠,而且这位程书记的确准备了后手。
“既然程书记点了我的名字,那我就说两句,刚刚张县长的有些说法,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清河县的客观条件是困难,但是也不能自卸斗志嘛,总体上我们还是要乐观一些的。”
“同志们,当前整体的战略已经发生了转变,我们豫南被明确列为五大特色经济圈之一,接下里必然会围绕这个总体的战略框架布局一系列的发展举措,这个机会百年难得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我认为,当前我们清河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敢想敢做,依托我们这些以前不算优势的特点,开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尝试,前些年我们提出了要搞大型的农庄建设,当时市里认为条件不成熟,所以方案就搁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