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
汪县令将水碗搁置在一旁桌子上,正色道:“如今秋收已近尾声,景文入学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科举要通过层层选拔,过程可谓严苛,一次不中者则要再等上三年,多少人因此蹉跎了十几年,更甚者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考中举人身份。
景文已经过了童生试,下一步就是院试,院试通过后会取得生员资格,也就是俗称的秀才,同时也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这是最重要的,正所谓教之本在师,府州的夫子学问更高,对景文的求学路也更有助益。
这事他思虑的好几日,明年四月就是三年一期的院试了,满打满算还有半年时间,不能让景文再荒废下去了。
汪县令郑重望向林氏:“这件事你们无须操心,本官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景文入学的束修、食杂一应费用本官出了,倘若不放心他一人求学,还可以安排一处小院给你们住着,权当陪读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景文助他谋得政绩,他也不会让景文失望,定会尽所能帮他考取功名。
“额...” 面对汪县令的诚挚邀请,林氏有些语塞。
见林氏语焉不详,汪县令和蔼道:“是有什么难处吗?尽管说出来,本官尽力相助。”
裴师爷出声圆场:“定然是太过激动,崔林氏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原来是这样。” 汪县令开怀大笑,“本官早已将景文看做自家子侄,这些都是应该的。”
林氏汗颜,激不激动先不说,景文要是在这里肯定会跳脚。
“回县令大人,民妇代景文感谢您的栽培之情,这确实是件大事,待景文回来一定把县令大人的意思转达给他。” 言外之意就是林氏也做不了主。
“也好,尽快给本官答复,时间不等人,早些入学明年院试也多几分把握。”
送走汪县令和裴师爷后,林氏着手准备晌午饭,前天做的饼已经吃完,要再做一些了。
“林婶,您尝尝我这回卤的肉。”
翠翠提着篮子,轻盈地踏进屋子。
卤肉合作生意林氏与王家嫂子谈过,王家嫂子喜滋滋应下,挣不挣钱不重要,翠翠高兴就行。
更何况在林氏手下历练过,自家闺女明显开朗多了。
卤肉按照三七分成,翠翠负责卤煮和原料得七成,林氏负责销售与运送得三成。
这两日翠翠试着卤了两次,每次都差些味道,今天这是第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