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场混战中,其余的叛军大将眼见战局逆转,纷纷策马扬鞭,寻找逃生的出路,只有叛军大将王元林如同钉在战场上的一颗铁钉,坚定不移。
他的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手中的马刀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呼啸的风声。
他横冲直撞,所带领的一彪人马亦是被他的勇气所感染,气焰熏天,仿佛要将革命军的阵线撕开一道口子。
革命军中的猛将黄虎臣,眼中冒着怒火,他看着王元林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他紧握着长矛,肌肉线条在战袍下绷紧,随即翻身上马,马蹄声如雷鸣般在战场上回荡。
他瞄准了王元林的位置,发起了猛烈的冲锋,如同一条脱缰的野马,直取王元林。
两军即将相遇的瞬间,战场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黄虎臣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发出一声长嘶,他挺矛猛刺,长矛如同闪电一般,直奔王元林的胸膛。
王元林虽然勇猛,但面对黄虎臣的突然袭击,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长矛逼近。
矛尖刺入肉体,王元林的喉咙被长矛刺穿,鲜血瞬间染红了战袍,他的身体在马背上摇晃了几下,最终无力地栽倒在地,生命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叛军见主将阵亡,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士气瞬间崩溃。
剩下的人马四处奔逃,有的丢盔弃甲,有的哭喊着同伴的名字,战场上弥漫着恐慌和绝望的气息。
革命军在辽阔的戈壁滩上艰难行军,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粮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
马明这位曾经的叛军首领,此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他惊魂未定,只顾着策马狂奔,全然没有了拒战的勇气。
湘军少帅刘锦棠,年轻有为,英勇果敢,他率领着精锐的湘军,紧追不舍,一路追击到了阿克苏城的门口。
阿克苏的居民们早已紧闭城门,拒绝那些如同丧家之犬的马匪残兵入城,而对于革命军的到来,他们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欢迎。
城门之外,家家户户端出了箪食壶浆,美酒佳肴,迎接清军的到来。
迎宾队伍排出了城外好几里,彩旗飘飘,鼓乐喧天,刘锦棠见此情景,心中大悦。
他深知,剿抚并用的政策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善果,这样的良民应当得到安抚和关怀。
为了更好地处理南疆各地的善后事宜,刘锦棠立即下令设立了善后抚缉局,专门负责办理相关事务。
城内的民众们不仅热情欢迎革命军,还踊跃提供敌军的动向情报。
他们告诉刘锦棠,安集延的残部已经逃往叶尔羌,这一消息对于清军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刘锦棠立即召集将领,商议对策。他决定乘胜追击,不给叛军以喘息之机。
同时,他也下令加强对阿克苏城的防御,确保后方稳定,以免叛军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