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必须迅速采取措施,稳定军心,确保新疆的各项工作不会因为陈玉龙的去世而受到影响。
左宗棠立即着手安排陈玉龙的后事,同时开始物色合适的接替人选上报中央,以确保十二师的稳定和战斗力。
左宗棠在得知陈玉龙将军的噩耗后,心中不免感慨万分。
他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面对着众多将领,深情地说:“陈老将军年过八十,仍率军出征,为国效力,其精神可嘉,令人敬佩。我左宗棠不过六旬年纪,却已经做好了抬棺出征的准备,唉!这是何等的差举!”
他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对陈玉龙的敬仰和不舍:“陈老将军的一生,是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民族的一生。他虽已仙逝,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等虽不及老将军之万一,但也要以他为榜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左宗棠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哀愁,但也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如今新疆的稳定和发展是朝廷的大事,也是我们肩负的重任。我左宗棠虽不敢与陈老将军相比,但也要尽我所能,为新疆的安宁,为我国的边疆稳固,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即使是要我抬棺出征,也在所不惜!”
在场的将领们无不被左宗棠的豪情壮志所感动,他们纷纷表态,愿跟随左宗棠,继续为国家的边疆安全而努力奋斗。
远在长安的马岱,作为朝廷的高层官员,得知陈玉龙病逝的消息后,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深知陈玉龙在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十二师在新疆防御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必须立即安排合适的接替人选,以稳定军心和边疆局势。
马岱下令,十二师暂时由董福祥接替指挥。他的任命旨在确保十二师的战斗力不受影响,继续执行在新疆的各项任务。
同时,为了表彰陈玉龙生前对国家的贡献,马岱还下令追授陈玉龙中将军衔。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陈玉龙个人的荣誉追认,也是对他在军中多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他将士的激励,表明朝廷对于忠诚卫士的嘉奖和尊重。
马岱的这些决定很快通过驿站传达到了新疆,左宗棠和前线将士们对此表示接受,并迅速调整部署,以确保军队的稳定和边疆的安全。
随后马岱独自一人走在烈士陵园里,沉重的脚步在静谧的空间中回响。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排排整齐的墓碑,这些墓碑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荣光与牺牲。
陵园中,既有他熟悉的将领,也有他未曾谋面的战士,还有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