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正坐在衙门内,面前是一张平整的文案,神色凝重,眉头紧锁。不远处,南侠展昭站立身旁, 他身影挺拔, 面容俊朗,双眼犹如鹰隼般锐利,冷峻中透着一丝关切。“大人,您在想什么?”
“我在想,这桩案子里的真相,似乎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包拯叹了一口气,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波涛起伏。
“是关于那位冤死之人的案子吗?”展昭的声音低沉,如同他那果敢无畏的气质。
“不错,受害者名为常丽,年方二十,性情柔和,容貌如花。然而,在外人眼中,她却无故被人诬陷做贼,遭到口诛笔伐,最后不幸落得冤屈身亡。我已将常家全家上下请来,想听听他们的说辞。”包拯说着,触及了他的内心,双目闪烁,似乎在思索着更深的事。
展昭点头,“我早听说常丽与人相好,但那人如今却失踪,让整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他目光投向窗外,似乎在凝视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同样思索着其中的玄机。
这时,师爷公孙述走进来了,面色凝重,“大人,常家的人已到,听说常丽的母亲情绪不稳,十分悲痛。”他放下手中的笔,快步向中央大厅走去。
大厅中,常家的人围在一起,常丽的母亲李氏哭得撕心裂肺,明眸如浸泪珠,脸色愁苦得仿佛一夜苍老。包拯心中一紧,上前询问:“李夫人,请您告诉我,常丽在案发前的情况。”
李氏抬起泪眼,哽咽道:“我女儿自幼聪慧,才貌出众,常受人爱戴。可在前几天,她说要去与一位友人见面,我却没多想。谁知这次见面却酿成了悲剧!”
“您知道那位友人是谁吗?”公孙述接着问道。
李氏摇头,泪水纷纷落下:“但听说那人姓花,性情仁善,不至于伤我女儿。可为何,冤屈最终落到她身上?”
包拯心中一沉,常家显然被卷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中。待他们审问完后,包拯做了一个手势,示意要离开。展昭、马汉、王朝等人紧随其后。
“我们需要更详细的线索。”包拯说道。他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仿佛在用心灵深处的力量,企图在他们心中抓住一丝蛛丝马迹。
数日后,包拯和展昭等人在城外山中找到了一处蛛丝,传闻常丽的朋友花凤就是在此失踪的。二人一同摸索险阻,终于在一处幽深山谷中找到了花凤。
“你为何失踪?常丽出事时为何不在她身边?”展昭质问道,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花凤一怔,面色惨白,颤抖着说,“我……是因为害怕,常丽在死前,曾有一个男子找过她,那个男人很可怕,我见状便逃开了。我不知道他是真是假。”
“可那男子的身份呢?”包拯插嘴道。
“他叫阿龙,是镇上的一个游侠,常丽曾向我提过。”花凤声音微弱,心中惴惴不安。
“游侠?那岂不是误入江湖的可疑人物。我们必须找出阿龙,问个清楚。”王朝的声音适时加入,他的脸上带着隐隐的怒火。
然而,更令人心生警惕的是,随着调查深入,包拯逐渐意识到,冤案的背后似乎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随着线索不断对接,他心中逐渐构建起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阿龙的失踪、花凤的逃避,还有常丽与花凤之间若隐若现的关系。
案件的真相犹如复杂的迷宫,包拯的心中像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必须找出真正的凶手,解开这个重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