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为了缓解费无极的悲伤,就介绍道:“嘉佑元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东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沿江东下,于嘉佑二年进东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了第二名。实乃天妒英才。还好,后来欧阳修知道了也是悔之晚矣。不过欧阳修也当着许多人的面,夸赞苏学士,说他文章当独步天下,这可是文坛泰斗很高的褒奖了。”
费无极回想起看过的欧阳修故事,就笑出声来:“岂不闻,我大宋文坛当年有这样一句话,正所谓:不怕翰林院,就怕欧阳修一句话。可见欧阳修一句话的威力无比,这份量,好生了得。简而言之,一篇文章出来,欧阳修说好,就一定好。欧阳修说不好,这文章也就狗屁不通了。”
张明远诧异万分,惊道:“欧阳修?”种浩见张明远这般模样,马上问道:“怎么了,不知道?”
张明远看看自己的左手又瞧瞧自己的右手,叹道:“当然知道,不过苏学士与欧阳修,不知哪个更厉害了。”
种浩素日喜好读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的文章,故而饶有兴趣之际,笑道:“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相提并论。要说大唐到我大宋,写文章的行家里手,也的确以我大宋居多,是也不是?”
张明远和费无极齐声道:“此话怎讲?说说看。”
种浩介绍道:“要说文章大家,我以为大唐有两个,叫做韩愈、柳宗元。我大宋有六个,正所谓: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个人的文章如若读过,想必不会做文章,也会看文章了。在我大宋,有两个最突出,便是欧阳修与苏东坡。一个是文坛领袖,一个是文坛泰斗,不相上下,难分高下。是我大宋两座文化大山。”
张明远其实心知肚明,就想考一考种浩,看他知道多少,随即问道:“他们都有什么文章,值得你这般歌功颂德?”
种浩摇头晃脑道:“韩愈的《论佛骨表》 、《师说》 、《进学解》 、《祭十二郎文》 。天下闻名,无出其右,我时常读一读,倍觉神清气爽,妙不可言。”
张明远饶有兴致,立马追问道:“为何是大唐文章第一人?凭什么?快说,我想了然不惑。”
种浩笑道:“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大唐文坛领袖人物。”
费无极不服气,笑道:“柳宗元呢?”
种浩介绍道:“柳宗元的《黔之驴》 、《捕蛇者说》 、《始得西山宴游记》 、《小石潭记》 都是名扬天下,无出其右。”
张明远问道:“敢问柳宗元如何是大唐文章第二人?”
种浩道:“柳宗元主张文道合一,文以明道。还留下寓言文章,乃我中原汉学寓言一大家。”
费无极又问道:“欧阳修的文章有哪些?”
种浩笑道:“欧阳修的文章可谓大师大作,比方《与高司谏书》 、《朋党论》 、《丰乐亭记》 、《秋声赋》 、《醉翁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