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黄泉仅仅用了一招最简单的骚扰战术,就戳破了尉迟无双的原形。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北魏一直在衰落,一个以武立国的异族政权,如果停下了征伐的脚步,那么就需要转型成为内政型,但是对草原民族来说,这种转型太难,极易滋生腐败,事实上无论是辽国、金国、蒙古和清朝在转型过程中都滋生了大量的腐败和贪婪,最终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这其中蒙古统一天下之后不到一百年就给逐出中原,辽国金国也好不了哪去,都是百十来年就嗝儿屁了,而北魏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拓跋晃试图转型结果失败死去,等到他的重孙子杀得人头滚滚才算勉强转型成功,而这一世,在战争中遭受重创的北魏很明显没有这个机会了。
从这一次战争也可以看出来,拓跋晃来势汹汹,但是三十万大军的成色其实比农民起义军强不了多少,都是些二流守备部队为主,还有十万的东北地区蛮族跟着一起起哄,真正的精锐连十万都没有了,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也是冀州敢于一州之地对抗一国的原因之一。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黄泉轻轻小手一拨,尉迟无双的部队就崩了,按说对方再菜也不会不知道防备偷袭这种事情,但是偏偏士兵过度疲劳,连哨兵都不在状态,你的任何安排都是泡影,属于眼睁睁看着敌人扑上来却偏偏浑身无力动弹不得,只能任人宰割。
面对夜袭,最好的办法就是命令各营就地弹压,谁也不能越界,否则一律击杀,尉迟无双当然也懂这些,只是想的多做的少,执行力不够,命令传下去一个多时辰,营盘才稳定下来,真正死亡的不多,但是受伤的太多了,足有五六千人,而黄泉付出的代价仅仅是若干火箭和几百人没睡觉,其他的士兵安然入睡毫不受影响,等到次日早晨,顶着熊猫眼的尉迟无双看着同样面貌的手下,心中叹息不已,但是不管怎样,敌人就在眼前,而且仅有两千,不进攻是说不过去的,只好下令先上去五千人强攻隘口。
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凡是爬过万里长城都知道,长城在险峻的地段都是有烽火台的,根本是易守难攻,最恶心的一点就是你攻下来一个烽火台没有用,其他的烽火台还要一个一个啃下来,它不是攻城,只要打开一个缺口就行,长城你要是敢于只占领一个点,那就等着被群殴吧,你能攻下来的肯定是地势最低的一个,别人居高临下,搞死你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你直接攻打最高点,又不是坐飞机,你路过地势低的地方怎么会不被人家打,连现代化的日本鬼子在攻打长城的时候都伤亡不少,那还是有飞机大炮助阵,对手也是国民党的二流部队,连步枪都没有膛线的冯玉祥的西北军。现在是二流的尉迟无双对阵杨家新锐黄泉的部队,那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守长城就是守山头,比守城可要简单很多,一顿乱石砸下来都不用瞄准,也不用担心地方的弓箭手进行火力压制,至于说什么投石机井阑就更瞎扯了,谁能把石头扔到山上边去,投石机也是远射不是高射炮,扔出去的石头只能落在山路上然后再骨碌下来砸到进攻部队的身上。
当初狼牙山五壮士一个班守山头,硬生生的坚持了一天,他们的对面那可是差不多一个旅团的日伪军,可见彻底攻下一个山岭的难度。当然啦,现在黄泉面对的和狼牙山五壮士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是鬼子铁了心要攻下来看看山上到底多少人,而现在的尉迟无双只是要过境,不会死乞白赖的抱着一个山头不撒嘴。过境过境,也是要过去的,绕行是不可能的,看山跑死马,等绕过去了就是十天半个月了,战争都结束了,现在黄泉就是给大部队争取时间,而尉迟无双就是要杀入敌境一雪前耻,心态不同。
尉迟无双一顿不要命的进攻,结果正中黄泉的下怀,石头砸弓箭射,五千人连个泡都没吐出来就死伤了一半,剩下的人勉强来到烽火台附近,给黄泉又是一顿乱箭,就不剩下啥了,其余的一哄而散,跑了个无影无踪。
死人这件事尉迟无双是不在乎的,但是他不在乎,那些小兵在乎,人不是机器,看到同类去送死,自然就会士气低落,等到尉迟无双再次下令上去五千人的时候,士兵们就不干了,甚至连千夫长都跟着抗命了,这些人都是地方守备部队,二流士兵,又是长途跋涉又是营啸的士气都已经是快没有了,现在干脆五千人送死,然后还要继续,这士兵就开始有哗变的倾向了。尉迟无双不过是个被俘虏过的将领,如果不是拓跋晃觉得他了解敌情,早就把他弃之不用了,而士兵们自然对这样的将军并不信任,这矛盾就要激化了,幸好有身边的谋士出来打圆场,否则部队就崩溃了。但是这样子想继续进攻不可能的,只好先休息半天,养养精神再想办法。
其实黄泉的部队也是需要修整的,毕竟也是长途奔袭,唯一的优势就是多休息了半天,但是并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现在正好可以养精蓄锐,顺便消耗时间,就双方很默契的保持了战场的静默。
小主,
到了下午,尉迟无双再次下令发动进攻,这一次他吸取了教训不再用添油战术,而是把三千骑兵打散了,保持一个很松散的队形,这样避免被宋军没头没脑的落石一砸一大片,而且射箭也不好办了,刘宋部队有很多神射手,但是鲜卑人更多,平时都是杨家部队用密如雨点的箭矢铺天盖地的打击对方的阵型,不用瞄准也能收获满满,现在不行了,松散队形的北魏部队就很考验黄泉手下的射术了,好在这边有足够的弩箭,可以用科技的力量对抗北魏士兵的勤学苦练,双方勉强斗了个旗鼓相当,但是有一点,黄泉人少,鲜卑人多,北魏的士兵不怕消耗,黄泉害怕,这样一顿对射,就死伤了百十多个杨家士兵,虽然鲜卑损伤了近千,但是杨家的士兵都金贵的很,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幸亏黄泉的士兵都身披重甲,还有大盾牌掩护,所以就算是受伤也都是皮肉伤,不影响继续作战,否则就这样来十轮,黄泉就变光杆司令了。但是就这样黄泉也消耗不起,他开始掐着指头计算,杨敢的后续部队到来的时间,毕竟他的任务只是拖延,不是死战。
按理说,黄泉作为杨家有数的二代精英,有坚如磐石的外号,不会这么差,但是这一次实在是太着急,虽然一人双马,但是携带的物资有限,毕竟这长城不是自己的城池,好多守城的设备都没有,这还幸亏自己带了足够的弓箭来,每个士兵六壶箭全运了过来,要不然真的是剩下干瞪眼了。就在这时候,有士兵过来报告黄泉,“将军,后面运了一批物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