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清君侧

登上一艘高大的战船,杨小瓜远远地眺望着长江两岸的风光,江风吹拂在脸上,带来丝丝温润之意,让人心旷神怡。他身旁跟随着一个身材瘦削的青年,一身的皮甲,红帕罩头,标准的海盗打扮,正是杨家的东海舰队大都督范无病。

范无病跟着杨小瓜,向他介绍舰队的情况,还有战船的配置,“咱们东海舰队有战舰五十艘,武装商船一百艘,小艇不计其数,这一艘是咱们的旗舰普陀山号,是一艘五千料大船,外壁包有半寸厚的铁皮,用铆钉铆死,可以防止敌人的火攻和投石机的攻击,船上有三百战兵,四十门重炮,一百门小炮,重炮放在第二层甲板上,有导轨来减轻后坐力,轻炮是轮式的,可以在甲板上移动,重炮射程十里有余,轻炮三四里的样子。”杨小瓜本身是化学出身,对于机械方面一知半解,所以对于海船的制造一直是鼓励创新,并没有指手画脚,他更多的是改革火药配方和钢铁冶炼技术,从而使自家栈船上的大炮都是钢制品,而且炮管重量轻,可以更换,发火药也采用了硝酸铵,增加了射程,从而也使得炮弹直接跳过一代的铁球,进入到柱状锥形头的标准炮弹形状,射程没有增加太多,那是因为炮的重量轻了很多,而且没有现代瞄准设备,射太远也没啥用,而且威力上和球状炮弹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是泰森和婴幼儿的区别。

要说为什么都发展到这里了还只在海上装备,不用于实战,其实也很简单,现在连冷兵器作战都没有发展到巅峰,自身的冶炼技术已经足够碾压对手了,没必要点开科技树,那样不但会让科技发展失衡,更重要的是没办法保密,国人的盗版能力太强,而且现在发展离杨某人心中的完美还差之千里,与其仓促使用还不如存着,等需要的时候再进行完美换装,至于说海军装备这些就没关系了,反正你上不了我的船,能看到我的威力的都给打沉了,想偷学也没机会。

杨小瓜很满意自己家舰队的科技水平,点头赞许,然后下令:“范都督,升帆起航,目标莱阳港。”

“诺!”舰队升起船帆,挂起了杨字大旗和都督的帅旗,直奔胶州湾而去。

在路上,杨小瓜下令,以冀州的名义通告天下,皇帝刘骏受奸人蛊惑,试图无故杀死重臣,实乃昏聩之举,冀州决定吊民伐罪,清君侧铲除奸佞,发表檄文的同时还附上了缴获的斩杀杨小瓜的圣旨作为佐证,利用杨家强大的情报机构一天之内就传遍天涯海角,无论是南京还是交趾或者四川,杨家的檄文都以传单的形式散的漫天飞,天下震恐。

本来在南京皇宫里,刘骏在大朝会上慷慨陈词,痛斥罪臣杨茁不顾国家法度,擅自越狱,还斩杀国之良将,罪不容诛,要下旨讨伐,结果就从天上飘落了无数传单,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他的下令偷偷处死杨茁的圣旨,这下子脸被打的啪啪响,文武大臣也从群情激奋立刻化为寂静无声,然后就是吵成了一团。

有的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为臣纲什么的,但是这种鬼话在世家横行的年代根本就是狗屁不通,大家相信的是利益至上,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正各奔他乡,既然皇帝无缘无故就下圣旨暗杀大臣,那么就必须反对,因为你今天杀了他,我们不说话,那么明天杀我怎么办,没有人相信皇权的争议性,当一个皇帝的个人信誉被怀疑了,他的皇位就不再具有合法性了,当然,除了皇帝的少数死党之外,大部分官员都是保持中立的,他们更希望政权稳定,既不希望皇帝一家独大,乱杀大臣,也不喜欢大臣造反,搞什么皇权更替,所以就像木雕泥塑一样不肯发声。

皇帝愤怒异常,但是也没办法,只好强行通过了圣旨,宣布斥责冀州的造反行为,贬去青州侯镇北大将军杨茁的一切职务,贬为庶人,宣布将不日进行讨伐,同时宣告要求冀州所属官员向朝廷效忠,否则都算成造反的同党,本人死罪,家属贬为奴籍。

冀州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一张图,上边一个大大的中指,虽然大家不懂含义,但是不妨碍大家猜,所以,在宣传战中,朝廷再次颜面扫地,刘骏下旨要纠集一百万军队御驾亲征,彻底铲平冀州的反叛势力。在南中国战云密布,大家开始疯狂备战,要在战场上一决雌雄,毕竟,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主公,为什么要现在就发表檄文讨伐朝廷呢,等您回到冀州不是更稳妥?”范无病在船上问。

“舆论战斗很重要,等朝廷散布完假消息,大家会先入为主选择相信,那时候再怎样反驳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打脸要赶早,要讲究时效性,过时了就没有用了。”杨小瓜耐心解释。

“可是现在朝廷要讨伐我们冀州,您不在冀州,群龙无首,怎么样应对朝廷百万大军的碾压呢。”范无病是不懂就问。

“哈哈哈,一百万大军,朝廷哪里来的一百万大军?就算真的有,光是集结起来也要一年,人吃马嚼的,哪来这么多粮食和物资,当然还有军饷,不给钱谁给他卖命,等这些东西筹集齐了,估计三年都过去了,那时候我们早就把南京拿下了。”杨小瓜很不屑,又补充道,“刘骏这个人我很了解,冲动不计后果,做事走极端,要么就谦恭和蔼,要么就目空一切,变化多端的,没有个长性,要不是运气好,还有一帮人帮助他,根本没办法坐稳这把椅子,现在他自掘坟墓,那就只好替他默哀了。本来我不想和他闹翻的,猥琐发育才是王道,可是这厮不知道天高地厚,非要铲除我,我能怎样,只好帮他清醒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