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叫汪东成!

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对陈成来说再好没有了。

何况今天也确实见到了“四秀”在本地的巨大号召力:“多谢王大兄美意,今日小弟能与四位贤兄堪堪战成平手,实属侥幸。”

“小弟也觉得来到宣城,饱览了湖光山色,结识了贤才佳人,获益匪浅!”

风头也出过了,语气上可以一点,没什么。

王文卿听到“战成平手”,很是受用,微微点头:人家当事人自己都说“打平”了,那今天的诗会,对外口径便这么宣传了!

王骚道:“最后那首诗,我大兄写的‘谢公’,陈兄弟写的是——”

最后一道题目,陈成出的是“与宣城有关的人、物、景”。

陈成道:“是家师。”

“开元十四年的时候,家师孟夫子曾漫游吴越,路过宝地,夜宿州界。”陈成道:“我的诗便是想象家师当日的见闻所作的。先师对宣城的山水人文,可是记忆深刻哩!”

这只是客套话,陈成从孟老师的诗集看,估计也就夜里路过了一下,要不然为何没有登敬亭山、谢朓楼的记载?

估计晚上黑茫茫的啥也没看见吧!

王骚感慨道:“原来孟夫子也曾来我宣州!”

和后世一样,有名人造访家乡,都感觉脸上倍有面子。

“夫子来日,恨不能与他同游!”王中流感慨道,开元十四年的时候,四兄弟中只有他算是小有名气,饶有兴致问:“不知孟夫子在宿州,可作有诗篇呢?”

诗篇?

你刚刚听到绍生的那篇不就是了!

虽然暂时我还没看诗集,不知道对方这次又篡改了哪些字眼。

陈成道:“有的,曾有《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一诗:‘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将这首诗介绍了一下,四秀纷纷称赞大家手笔,应当将此诗铭刻于谢朓楼一楼,供后人敬仰。

陈成心想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当初孟老师漫游吴越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大张旗鼓,写了诗也没有旁人帮忙宣传出去,这才导致不为外人所知,给了绍生这种心怀叵测的人可乘之机。

后面,不过小陈我到了哪里,都要把夫子的大作铭刻在当地地标建筑上,让“文抄公”们无所遁形,再也不敢侵犯版权了!

双方撇清了误会,详谈甚欢,王中流挽留陈成在此饮酒设宴,陈成婉拒:

“固所愿,可我还要追踪绍生的踪迹,只能等日后了。”

陈成没有直说绍生冒充他师兄的事,只是含混地说孟夫子钦定只有小陈一个弟子,至于这个人是否真的拜过师,自己不是很清楚。

“各位放心,如果此人真与先师有关联,他再如此为非作歹,搅乱江左诗坛,小弟我清理门户,义不容辞!”陈成正义凛然道,分明以孟夫子正宗传人自居,赢得了四秀一致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