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温若”不为人知的往事(四)

温家主母正在后院的凉亭中品茶,听到动静,手中的茶盏险些掉落,她心急如焚。

匆忙间连鞋子都穿得有些凌乱,裙摆也被绊了一下,险些摔倒,却顾不上整理,赶忙朝着事发地奔去。

她站在一旁,看着府医为二人包扎,双手不自觉地揪紧了衣角,指甲都陷入了掌心,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

就在这时,她心神不宁地在一旁踱步,无意间瞥见两人滴落在荷花池中的血滴。

在阳光的映照下,竟并未相融,而是各自散开,仿佛是两条永远不会交汇的溪流。

起初,她还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又或是哪个下人也受了伤,血混在了一起。

可一番询问后,确定只有良人和次子受伤,这一惊非同小可。

仿佛一道惊雷在她耳边炸响,震得她脑海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她强自镇定,心乱如麻,借口要确认伤势,又取了两人的血,颤抖着手,看着那两滴血再次互不相融。

她的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身旁的丫鬟眼疾手快,连忙扶住了她。

至此,温家主母终于确认,次子并非自己亲生。』

『她满心疑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与迷茫之中。

毕竟当年生产时,身边都是府中多年的亲信,个个知根知底,并无外人出入,孩子怎么会在眼皮子底下被掉包呢?

怀揣着这份疑虑,温家主母辗转难眠,每一个夜晚都在煎熬中度过。

她躺在雕花大床上,望着头顶的纱帐,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年生产时的场景,试图从中找出一丝破绽。

她暗中派出自己的心腹,不惜花费重金,四处查探当年的蛛丝马迹。

那些日子里,她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往日的光彩不复存在,只剩下满脸的疲惫与焦虑。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真相浮出水面——竟是身边最信任的嬷嬷动了手脚。

得知这个结果,温家主母只觉天旋地转,几近崩溃。

自己视作亲人的嬷嬷,竟背叛了自己,亲手将她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

她瘫坐在地上,泪水夺眶而出,心中的痛苦与愤怒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

『可那嬷嬷早已过世,她的儿子也因作恶多端,被官府关进大牢。

如今只剩儿媳,且生活窘迫,居无定所,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温家主母找到那嬷嬷的儿媳时,她正躺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屋内弥漫着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阴暗又压抑。

屋顶的茅草破了好几个洞,阳光透过缝隙洒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形成一道道光柱,光柱中,灰尘肆意飞舞。

那女人面色苍白如纸,双眼深陷,已然奄奄一息。

见到温家主母,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与愧疚,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道出了当年的真相。

说完这些,她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徒留温家主母在原地,又气又恼,满心的悲愤无处宣泄。

她看着那具冰冷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嬷嬷的怨恨,也有对她的一丝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