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粗试现代技术(二)

汴夏 李火韦 1974 字 1个月前

杨家救治破伤风的方子就是眼前小盏中的汤水。

制作汤水殊为不易,取夏季尚未成熟的青色柑橘,去掉果肉,将果皮放置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生出霉菌后,装入坛中,埋在地下三年,历经时间洗礼,生霉的青柑会化成一坛碧绿的汤水。汤水色泽不同、洁净程度不同,全靠天时与制作手法,难以稳定恒一。

服用汤水比较简单,只须让破伤风患者口服汤水。

效果不一,对有些患者甚有奇效,服下之后立即好转,对有些患者则不见任何功效,还有些患者在服用之后,症状会突然加重,所以杨家用此方子慎之又慎,不是特别危重的病人,不敢轻易尝试。

赵榛出门前询问杨越如何救治破伤风,杨越毫无保留地把自家的方子和盘告诉赵榛,赵榛听到青柑这些材料用品,猜测可能是古代培育青霉素的一种方法。

破伤风乃细菌感染所致,青霉素属于抗生素,对破伤风有奇效。

杨家的法子时灵时不灵,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赵榛怀疑或与古代技术落后,青霉素提纯不佳,以及抗生素自身的副作用有关,当时按照他后世掌握的知识提点几句,尽量完善方子,避免副作用。

杨越言听计从,按赵榛的要求在做。

赵榛借着灯光,指着色泽最碧绿的一盏汤水问道:“此样本如何?”

这盏汤水晶莹剔透,十分纯净,看上去就很喜爱,赵榛感觉可堪一用。

杨越逐一辨认长几上的坛坛罐罐后,指着右边一个罐子,道:“殿下,正在这只罐中用油清洗。”

赵榛告诉过他,汤水要经油洗、碳洗两个环节,洗掉汤水里的杂质。

油洗,先将汤水与油脂混合在一起,汤水、油脂密度不同,分化成两层,汤水里一些溶于油脂的杂质会与汤水分离,再将水油分开,可以去除一些杂质。

碳洗,是将油洗后的汤水通过木炭过虑,利用木炭的吸附作用,再去除剩余的杂质。这是耳熟能详去除杂质的办法,不用多说。

杨越将这只罐子搬到长台上,掌灯靠了过来。

赵榛低头仔细察看罐子,罐子里汤水与菜油合在一起,已经沉淀完毕,罐里上面漂浮着菜油,菜油下面是绿汪汪的汤水,他用棍子搅了搅,汤水与菜油又混在一起。

过了一阵,汤水沉着,菜油再次漂浮在上层,赵榛略作示意,杨越小心翼翼地将浮油倒去,倒得干干净净,罐子里只剩下一汪碧绿的汤水,赵榛对杨越道:“取木炭来。”

杨越已备好木炭,取来几块大小合适的木炭,投入罐中,期间二人不断掌灯凑上去观察,见时机差不多了,将木炭从罐中取出来。

不知何时,碧绿的汤水变成一罐白水。

赵榛用拇指与食指小心地捏住一块木炭,捏的区域尽可能小,放在灯下细细检视,木炭颜色有些变化,放入罐子前木炭黢黑黑的,这时表层泛着暗绿色。

赵榛道:“小杨,把这些暗绿色东西剥下来。”

杨越又洗了一遍手,按赵榛的要求,将木炭表面变化颜色的部分剥了下来,得到许多碳粉,赵榛取来一只空罐,盛放碳粉,收集好了后,又让杨越拿来冷却的开水,倒入罐中,与碳粉细细搅拌。

充分搅拌后,赵榛招了招手,杨越取来备好的宣纸,叠在一起,又取来一只空盏,接着端起宣纸,平铺在空盏上方。赵榛稳稳地举起罐子,慢慢倾斜,汤水渐渐穿过宣纸,过滤到空盏中。

宣纸上留下无数微末的碳粉,盏中慢慢出现清澈无色的液体。

赵榛看着液体,与自己料想的没有出入,感慨道:“可惜时间紧急,等不及水分蒸发,否则盏中水份蒸发,会留下白色粉末,那就是救人之物!”

杨越不知道这些后世才发现的原理,他一直将青柑水当作救命之物,这回在赵榛指挥下操作以上步骤,已经猜出来真正有用的救命之物当溶在青柑水中,而不是青柑水本身,忍不住顺着赵榛的话问道:“殿下,真正救人之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