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自救

双桥 文成公主 2300 字 16天前

这个声音曾经一个噪声,现在却是一个救命音符。

以至于多年之后夏润雨成为市长,她考察工地,都爱听这锤击声,她甚至有点迷恋。

在工地上工人举起锤子的那一个动作,在她心里激起一层涟漪,一股奇妙的热浪涌向头部。她似乎闻到一股清香的的汗臭味,那是一个真正男人的体味。

她对刘世雨有一种冲动,她想拥抱他,她的大脑中有一种震颤,她想听这种声音,只是她不配。

帐篷搭建起来了,此时的帐篷就是一个家,帐篷可以抵挡风寒,五个人也不害怕了。

小主,

在空旷的冷龙岭雪山,再害怕也有人庇护你,也有亲人呵护你,心里踏实了。

围坐在帐篷里,他们也不打颤了。

“小刘,你以前搭过帐篷吗?”连一向不说话的赵叔,也暗暗佩服这个小伙子。

黑色的牛毛帐篷有了生命的活力。

“赵叔,你的胸闷吗?”刘世雨安慰赵叔。

“感觉心脏稍微有点难受,不过现在好多了。”

“你以前搭建过帐篷吗?”

“赵叔,我以前没有搭过帐篷,只是挖过工事。”刘世雨不愿回忆伤心的过去,然后他就缄默了。

“大家肚子饿了吧。”夏润雨也说话了,她不那么害怕了。

“饿又怎么样?你夏处长又不能给我们拿什么吃的。”

“我包里有吃的。”王玉霞开始嚷嚷,“我在回家的时候,我妈妈偷偷地在我的包里装了一个锅盔,我舍不得丢,就在我包里,没有来得及吃。”

“我,去找找。”

李黎平拿着手电筒,走向了三菱越野车,还真有,一个包沉甸甸。

李黎平把包递给了王玉霞。

文艺青年王玉霞事故过后,若干年后她在日记里有一段回忆,是这么叙述的: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困在山上,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互相争抢食物。

强者互相攻击,最后暴亡,弱者饿死,也许有个别幸运者,可能就是吃同伴的尸体。

我想起《梅杜萨之筏》那种场景,我有多孤独,他就有多残忍。

我们用善良去压制,我们心中真正的阴暗恐怖的一面,就算活下来,回到现实社会,自责,内疚,羞愧。

我不知那来的勇气,我就把锅盔递给了刘世雨,让他分食物,我相信他。

刘世雨又把馒头递给了夏润雨。

“夏处长,你来分锅盔,不够吃,车上还有冷馒头。”

不知怎么也许是恐惧,或者是害怕,因或是刘世雨有一种威严,她不自觉的把第一块锅盔分给了刘世雨。

然后给了赵叔,司机小赵,最后给了李黎平,她手里的锅盔所剩无几。

在黑暗中每个人只一口就把夏润雨分给的馍馍吃光了,说实话,谁也很饿。

可是刘世雨的馒头还没有吃,他又掰开了自己的那一份的一半,递给了夏处长。

她感觉世雨眼睛闪烁着父亲般的慈祥,暗夜里有父亲般的深沉和博爱,于是她的心里没有丝毫的杂念。

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说不清楚,但可以感觉出来,万物之灵就那么一点灵感,可以纵然分辨善恶邪正。

她不得不承认,她大多数的时候是在小群体度过的,她需要这些面对面的互动。

学习如何无私奉献,并且创造出友情、信任这样的境界,以此救赎我们的孤独。

有时候太注重自己,而忽略了别人,自己十分脆弱,恐惧和孤独。

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关心弱者的时候,才让人变得坚强,这才是一个人的快乐。

经过二十年后,你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的痛,到最后都变成光,照亮你的路,你可以不成功,那个时候开始成长起来。

刚开勘探队每个人都像是上进了发条的闹钟,还不觉得什么,都在干工作。

人不觉的冷,冷龙岭雪山的夏天,晚上气温也是很低的,两件蓝色的羊羔皮大衣,只有赵叔一件,夏润雨一件,渐渐地,寒气逼人。

冷风灌进王玉霞的脖子,司机小赵只穿着线衣,冻得瑟瑟发抖。

刘世雨虽然穿着棉衣,棉衣里面湿透了,他浑身冻得直打哆嗦。

夏润雨也没有办法,她解开大衣然后说:“玉霞来到我前面来。”她打算两个人披一件大衣。“小赵也在赵叔前面偎依一下。抱团取暖。”

“这个时候想起大衣了,夏处长穿的大衣可是我的。”

李黎平说:“我和刘哥怎么办?”

从法理上夏润雨那件蓝色的羊羔皮大衣是李黎平的,是他私人用品,他有支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