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计短,众人计长,陈平安把如何建立一个分工明确,且高效水泥生产工厂的事情拿出来跟大家商量了一下。
果然,无论什么事情就是得讨论,一番商量下来,陈平安知道了水磨这种好东西。
明代,水车带动的石磨已经存在并被广泛应用。
这种水车通常被称为“天车”、“翻车”或“老虎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利用水力带动石磨旋转碾磨面粉的工具。
沙王镇就有一个水磨面粉工坊,打听一下就能找到打造水磨的匠人。
小北冶村刚好在一条河附近,水量虽然不算大,但也不小,足够带动水磨工作了。
有了水磨,生产水泥的成本再次降低,效率却又是大大提高。
生产水泥的程序,分工等等大家也都讨论了一下,很快也有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
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的表现最好,刘富贵,算起来陈平安还得叫二叔。
水磨的方案就是刘富贵提出来的,增加生产效率的分工生产方案,在陈平安稍微一引导之后,刘富贵也是理解的最透彻,发言也最积极。
于是陈平安立马开口道:
“富贵叔,新建的水泥厂,我就交给你来管理了,你就是咱们水泥厂的第一任厂长,月钱提高到5两,富贵叔好好干。”
刘富贵闻言,很是高兴:“放心吧二哥,我一定好好干。”
在不缺人不缺钱也不缺材料的情况下,仅仅十多天的时间,小北冶河附近,明末第一家水泥厂正式完工。
这家水厂有工人二十人,两个大型水泥窑,一个水泥窑每天产三炉水泥,每炉两百斤,两个立窖一天能产出一千二百斤的水泥。
这些水泥,已经是足够供给兵营建设的土木工程使用了。
水泥生产出来后,泥瓦匠第一时间得到了这种新的粘合材料,众人使用一番后都是大大惊叹。
有了新的粘合材料,张八顺立刻带领着泥瓦匠们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