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诸事顺遂

大宋不怂 七桃散人 2557 字 1个月前

墙头草也有墙头草的好处,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当你强势的时候,他们会很识时务地交出主导权。

只要始终能在他们面前保持强势,他们便会全心全意地为你服务。

武谊果断地让出了知州的位置,说道:“不知邵知州接下来有何打算?对武某将如何安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按照邵隆原本的打算,是火速突袭秦州,然后在府衙之上一刀砍了武谊。

谁知武谊如此配合,反倒让邵隆不好把事情做绝,说道:“这段时间武知州且安心地住在府衙之中,万事有邵某操持,武知州就好好歇息几天吧。”

邵隆对武谊的称呼变成了“武知州”,也算是释放了自己的善意。

武谊一抱拳,说道:“那就有劳邵知州了。”

就这样,武谊被邵隆软禁了。

其实对于武谊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必不是好事。

若是秦州日后可以归于宋人之手,那么武谊全力配合邵隆主持局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然没有邵隆功劳大,但至少还能保住知州这个级别。再往后不论是换个地方主镇一方,亦或是调回临安当个京官,也都还不错。

若是金人强攻秦州最后得逞,那么他武谊说不定还能继续当自己的秦州知州。

至于说邵隆会不会在城破之前砍了他武谊的脑袋,他认为大概率不会。邵隆这人莽是莽了点,但是很讲义气,口碑不错。

武谊自忖从邵隆入城开始,他的应对并无什么大差错,邵隆不该那么决绝才是。

而在局势稳定之前,武谊的生活一切如旧,可以继续在后花园中抚兔赏菊,还不用操劳案牍之事,人生最惬意之事莫过于此。

只要能稳住武谊,并且站住秦州的府衙,那么邵隆这次突袭便成功了一大半。

邵隆是当了多年的老知州,对于如何稳定局势很有心得。

他带来的三千精锐并不全都是大头兵,有许多都与他一样,是文武双全的帅才,放下刀枪坐到衙门里当起文官来,同样是一把好手。

武谊虽然是秦州知州,但秦州并不是武谊的私家财产,这里的官军与他更不是铁板一块。

只需要稍微花一些功夫,搞清楚那些人是武谊的亲信,把这些人统统换掉,武谊在秦州的势力便会彻底瓦解。

有宋一朝对武将的防备也不是全无用处,至少此刻方便了邵隆迅速掌控局面。

秦州人经历过几次易帜,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早已司空见惯。

只需要近几天安生地在家里待着,等新的知州坐稳了位置,便会一切照旧。

事情顺利地远远超出了邵隆的预料,他却丝毫不敢懈怠。

刚刚稳定住局势,邵隆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修防御工事,顺带着派除了两拨使者,分别去西辽与西夏试试水。

万一李申之的想法有用呢?

邵隆只是单纯地觉得,拿了李申之那么多的金子,不按照李申之的想法去试一试,良心上有点过意不去。

……

再说李申之这边,一路上领着好几万男女老少,另外还赶着十几万头杂七杂八的牲口,浩浩荡荡地从商州东门而出,一路沿着山路朝东南方向下山,打算先走到南阳,然后再东去应天府。

从商州前往应天府,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从东北出发,经过洛阳、开封,沿着黄河一路向东抵达应天府。

另一条便是经过南阳,沿着华北平原与大别山区的交界处向东走,最终抵达应天府。

两条路的距离差不多,其中北线基础设施更好,路网发达,稍微好走一些。

然而南线更加接近南宋国境,相对来说安全性更高一些。

前文说过,李申之现在面临的唯一困难,就是如何把手底下这几万人给带到应天府去。

流民和商州居民们,他们除了在川陕有亲戚可以投奔的,剩下的人全都要跟李申之去应天府。

那些想要投亲的人,李申之给他们准备了几天的干粮,虽不富裕,但也能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困难时期,这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几万人乱糟糟地聚在一起,让李申之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当将军的不容易。

尤其是那种随便收拢几万流民,就能攻城略地打败正规军的草莽将军,他们的历史地位应该更高一些才对。

就李申之来说,且不说能不能拉着这几万人去打仗,光是顺顺利利地把这群人给带到应天府,都堪比地狱模式。

好在李申之身边有不少帮手,不管是淮北土匪张牧之,还是岳家军中的背嵬军,都是带兵的好手。

李申之只需要说出自己的大略方针,剩下的执行,就交给手下人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