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他没去县城呢?
而是像路溪一样,一直在文先生那里读书,是否在院试上,就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
路禾虽然不能完全猜到他想什么,却也能猜出来五六分。
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能很容易体会其中的不平衡。
“三叔,小叔叔一直在村中读书,是因为家中当时没钱,不能同时供读两个学子。”
“文先生收我做学生,是因为我的厨艺好,而他,不会做饭,仅此而已。”
所以他的不忿、不甘,没有道理。
对于他和路溪,家里都是等同的看待,甚至要说花心思,在路清身上,花的更多。
最明显的就是银钱方面,路爷爷路奶奶是从不在路清面前说为难的,但是却不曾特意避开路溪。
很难说两种做法,哪种更正确,单从出发点来讲,是对路清更关怀。
路清又是一怔,面上浮现愧色。
“是我想差了。”
文先生回府换了身衣服,便见了路清和路溪。
路清和路溪表达一番谢意后,送上拜访礼,却被文先生拒绝了。
他呷一口茶,淡淡道:“谢意我收下,因为你们是为着小禾儿。礼品你们就带回去吧,春闱在即,文府的门槛,还不想被踏破。”
路清顿了顿,看向路溪。
路溪道:“知道了先生。”
文先生挥挥手:“没什么事儿就回去抓紧温书吧,小禾儿在我这儿你们不用担心。”
主人家都发话了,路清和路溪只好道别。
两人起身施礼:“学生告辞。”
路溪递给路禾一个无奈的眼神,路禾笑着起身:“老师,我去送。”
还没迈出正厅,路禾便看见岑静帧过来了。
眉头不自觉一跳,想躲。
岑静帧看见她,眼中漾气笑意,加快脚步上前:“小禾儿,正要叫人去问问你休息的可好,若是休息好了,今日天气不错,我带你出去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