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世界七完+世界八1

茵茵去往裘国边境不到半年,裘国就忍不住借着秋日丰收动手了。

茵茵记着皇帝的话,也没和裘国留手。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想打,只要动手,那就是犯边。

接着这个借口,又有皇帝支持,茵茵带着人一路打到了裘国京城,达成再灭一国成就。

与此同时,离国旧地,打着皇室的幌子揭竿而起,说要恢复故国的投机者也被派往那边的守将镇压。

和本朝与裘国都有接壤的凛国反应极快,直接上表称臣,从此作为附属国存在。

茵茵回京后,皇帝还有些遗憾,要不是凛国反应太快了,他都打算让茵茵把凛国也一口气打下来了。

不过如今也无妨,茵茵早些回来,他也要撑不住了。

不久,皇帝去世,消息传扬出去,朝野同悲。

不管皇帝在位时,发动了多少战争灭了几个国家,又或是用明镜堂处置了多少贪官污吏,但本朝的百姓是真的过得比从前好的。

不说人人家中富裕,至少食能果腹,衣能蔽体,还不用担心过重的劳役。遇到天灾,朝廷不仅不会不管,还会反应极快的前往安置。

小皇帝继位后,茵茵被加封为大长公主,并遵先帝遗命,做了摄政王。

外朝之事在茵茵手中,内廷之事在太后手中。朝中的官员不服朝廷被两个女子把持,一边弹劾茵茵和太后,一边撺掇小皇帝夺权。

可惜小皇帝不是傻子,反手让明镜堂找了这些人的把柄,将这些人贬到新打下来的裘国旧地,教化百姓去了。

像先帝一样动辄抄家灭族多浪费啊,会说,就去该说的地方多说点。

等到皇帝大婚亲政,太后和茵茵都退了下来,承嗣又成了皇帝的近臣,与他君臣相得。

因为有太后和茵茵做榜样,皇帝对用女子治国没有丝毫抵触之心,像从前大皇子嫡长女平盈,就被他送进了军中,在茵茵手下学习。

茵茵见皇帝愿意用女子,转手就把从前跟在自己身边的女卫和军师送到他手下,这些女子或是武艺,或是才学都不差,只差一个机会。

从前茵茵护着她们的不同,不叫外人知道,如今有这样的平台,那就再没人能遮得住她们的耀眼光彩。

茵茵去世时,皇帝从宫中赶来送她,身边儿女绕膝,柳程攥着她的手一直舍不得放,但她还是闭上了眼睛。

再睁眼,茵茵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茫然中到了久违的神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