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珩并不知道此事,如今听在耳中,只觉得简简单单一句话中,却蕴藏着万千情谊。徐珩目光复杂的看向望舒:“永嘉,你自小聪慧,也一向最有主意。我知道我劝不动你,可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我们三个同意了,那大舅父那里呢?你怎么和他说?”
望舒笑了笑:“实话实说。”
“大舅父绝不可能同意。”徐珩大声说道,“你阿兄已经没了,你现在是你娘亲在这世间仅存的一点血脉了。他又怎能放心让你涉险?若是你说要回庐山,哪怕是在江南游历,他可能还会忍着不舍同意你去,可那是汉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原,是他顾不到也够不着的地方,你让他如何同意?”
望舒低下了头,徐珩的话虽然她不想听,可她也知道她说的都是事实,可怎么办呢?那是刘承栩啊,他也是英姨一家仅存的血脉了,更是她的同窗、知己、恩人,还有……心上人……
望舒目光坚定的抬起头,眼中虽湿润,却没让眼泪掉出来:“新城,我必须去。”
“阿姊,我陪你去。”李菀青上前一步,挽上望舒的手臂,“虽然我父亲早早就离开了汉国,可李氏世代居于赵郡,我父亲是李氏长房长子,更是下一任的族长,我陪阿姊去汉国,多少都能帮到一些。”
望舒笑着拍了拍李菀青的手:“菀青,莫非你忘了,在汉国,我也并不是孤身一人。”
李菀青笑了:“荥阳郑氏、关中王氏、范阳卢氏、洛阳刘氏,还有邢州柴氏,河东柳氏,阿姊的身后,并不孤单。”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徐珩皱着眉问,“这些北地豪族,和永嘉有什么关系?”
“洛阳刘氏我知道,是刘承栩的家族,那其他的呢?”李静怡也一脸的疑惑。
望舒看了眼自小一起长大的三位好友,叹了口气说:“其实我上次去洛阳,认了不少亲。”
“啊?”三人三脸的疑惑不解。
望舒拉着三人重新坐了下来,挑选着能说的解释道:“我亲生母亲其实并不是江南人,而是出自关中王氏,因为外祖父牵涉进了前朝的党争,一家落难,这才流落到江南。而刘家、卢家、郑家和王家,彼此世代姻亲,所以英姨和我亲姨母是闺中好友,更是看着我母亲长大的。之前在秦淮河边第一次见到刘家人时,就因为兄长和母亲长得极像,他们一下子就认出了我们。上次去洛阳,就在英姨的带领下,我认了许多亲。所以,如今我在北地,也并不是浮萍一朵。你们可放心了?”
“这事情你为何之前不说?”徐珩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
望舒叹了口气,因为牵涉到李家明,她只能从母亲王瑾身上找借口:“因为我母亲流落江南的过程并不是一路坦途……而我舅公舅婆年纪都大了,我不想他们知道的太详细,伤心伤神,就隐瞒了自己的身世,只说母亲在江南找到了一个可靠的人家,嫁了人,生了子。”
徐珩叹息一声,将望舒搂紧了怀中,安抚着她的后背,轻声道:“我晓得了,你是对的。既然对他们隐瞒了身世,就不再适宜大张旗鼓的和大舅父说,所以,大舅父也不知道,是不是?”
望舒点了点头。
李静怡和严菀在徐珩的注视下,齐齐举起手保证道:“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不会有别人知道!”
望舒心中暖暖的看向三个好友:“其实也没关系,我原本想着,娘亲那边的亲戚都在北地,而阿耶和他们大体上也不会有交集,加上刚回京又出了事,就没有和他说洛阳那些事。不过,我觉得三叔父有句话说的很对,其实我一直都小看了阿耶的胸怀。有些事,我本就不该瞒他。这次我又想要去中原,这些缘故告诉阿耶,也能让他更放心些。”
徐珩笑了笑:“我总是相信你的。但是这些加起来,也比不上你的安全更重要。我还是觉得,大舅父不会轻易放你走。”
李静怡和严菀也点了点头:“是啊,永嘉,如今你在大伯父眼中可是一顶一的重要。别说你只是因为担心刘承栩,就算是你刚认的亲戚出了事,我觉得大伯父也是宁愿派人去,也不会同意你去的。”
“凡事我总要尽力才甘心。”望舒咬了咬唇。
看劝不动望舒,徐珩几人也只能默默叹气。
送走了几个好友,嘱咐李菀青在玉山长公主府等她消息,望舒在屋中静坐了半日,一直到阿实上完课、练完功夫回来,她才终于有了动静。
“阿姊,你脸色怎么如此不好?”一进屋,阿实就盯着望舒看了半天,“阿姨说你今日不仅没去寿昌殿,连屋子都不曾出。就算是再担心,也不能不拿自己身子当回事啊!”
看着阿实小大人似的表情,望舒不禁笑着摇了摇头,爱怜的摸了摸他的头顶:“阿实长大了,都知道教训阿姊了。”
“阿实才不是教训阿姊,阿实是担心阿姊。”阿实撅着嘴巴不依的晃了晃望舒的袖摆。
望舒蹲下身子,平视着阿实的眼睛,郑重说道:“阿实,阿姊有事想要你帮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