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构想的传播与反馈

组织负责人约翰听完汇报,表情严肃地说:“君先生,你们的构想确实极具吸引力,但其中涉及的问题也相当复杂。我们需要时间深入研究和讨论。”

来自欧洲的代表安娜推了推眼镜,说道:“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智能入侵检测系统和新型加密算法确实能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但在国际合作部分,不同国家的数据主权问题该如何解决?这可是个敏感话题。”

亚洲代表李明皱着眉头补充道:“而且全球统一规则的制定,意味着各国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部分立法权,这在政治层面的阻力肯定不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经过数小时的研讨,约翰总结道:“这份构想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不可否认,它为我们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先成立一个专项研究小组,深入分析其中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再向各成员国汇报。”

在网络技术专家群体中,秦殇的构想同样引发广泛关注。网络安全领域颇具威望的陈教授主动联系秦殇。

“君,我是陈宏。我仔细研究了你提出的网络安全新秩序构想,不得不说,你提出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观点。” 陈教授在电话里说道,“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智能入侵检测系统,这是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数据验证。”

秦殇连忙回应:“陈教授,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指导。您的建议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正计划邀请国际知名的技术专家,共同参与智能入侵检测系统和加密算法的研发,就是为了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陈教授赞赏道:“很好,希望你们能够成功。要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在一场线上技术论坛上,众多专家围绕这一构想展开激烈讨论。年轻的技术专家王博士提出不同观点:“我认为规则制定和国际合作才是这个构想的核心。当前网络犯罪跨国化趋势明显,没有全球统一的规则和有效的国际合作,根本难以从根源上遏制网络犯罪。但问题在于,如何让各国摒弃分歧,达成共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另一位专家张教授接过话茬:“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建立全球性网络安全合作平台,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技术和政治层面的,还有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安全理念和标准各不相同,要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合行动,得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