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李少君蛊惑刘彻 汉武帝逼死王恢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261 字 3个月前

在雁门郡马邑县,有一位豪绅名叫聂壹。此人颇具胆识,心怀家国天下,对匈奴的屡屡侵犯深感愤慨。

一日,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得以向汉武帝进言。在那庄重的宫殿之中,聂壹慷慨陈词:“匈奴刚与汉朝和亲,如今对边地之民尚有亲近信任。此时,正可利用利益引诱他们前来,而我方提前预设伏兵,趁机袭击,此乃必定能击败匈奴之良策。”武帝闻之,龙颜凝重,即刻召集公卿大臣,共商此事。

朝堂之上,气氛肃穆。王恢率先站出,拱手说道:“陛下,臣闻在战国全代时期,北方有强大匈奴为敌,内部又连连受中原军队侵扰,然其仍能供养老人、抚育幼儿,按时耕种,粮仓常能充实,匈奴亦不敢轻易侵犯。如今,陛下威势震天,天下一统,可匈奴的侵犯抢掠却从未休止。究其缘由,无他,只因他们不惧怕我大汉。臣私下认为,应当攻打匈奴,以扬我大汉国威,保边境安宁!”

王恢话音刚落,韩安国便出列反驳道:“王大人此言差矣!臣闻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于平城,七天未得食物;待解围返回都城之后,却未有愤怒报复之念。圣人胸怀广阔,不因个人私怨而损害天下大业,故而派遣刘敬去与匈奴和亲,至此已为五世带来和平之利。臣私下认为,此时不应攻打匈奴,而应继续维持和亲之策,保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王恢眉头紧皱,再次上前一步,大声说道:“韩大人,非也非也!高皇帝身披铠甲,手执利刃,征战几十年,他不报复平城被围之怨恨,并非力量不足,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能获安宁。可如今呢?边境之地,多次受到匈奴惊扰,我大汉士兵伤亡惨重,中原地区运载死亡士兵棺木的车辆络绎不绝。此情此景,难道不是仁人志士所痛心疾首之事吗?所以,应当攻打匈奴,一雪前耻,护我大汉子民!”

韩安国神色坚定,毫不退让:“王大人,战争岂是轻易可启?一旦开战,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这岂是吾等所愿见?和亲之策,虽非万全,但多年来边境尚得一时平静,百姓尚可安居乐业。若贸然动武,胜负难料,倘若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王恢目光炯炯,直视韩安国:“韩大人只知求和之安,却不见匈奴之贪婪无度。和亲不过是权宜之计,匈奴从未真正遵守约定,屡屡犯边,抢夺财物,杀害百姓。如此下去,我大汉威严何在?难道要永远忍辱负重,任其欺凌?”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武帝端坐龙椅,默默倾听着大臣们的激烈辩论,神色严肃,陷入沉思。

此时,王恢再次言辞恳切:“陛下,臣深知战争之残酷,但如今匈奴的嚣张气焰已严重威胁到大汉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宁。若不予以反击,匈奴必将更加肆无忌惮。此次预设伏兵之计,精心谋划,定能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让他们知晓我大汉之威,不敢再轻易来犯。”

韩安国道:“陛下,切不可冲动行事。战争一旦开启,便如洪水猛兽,难以控制。且匈奴游牧为生,居无定所,作战勇猛,我军未必能轻易取胜。还是应以和为贵,徐图良策。”

韩安国神色严肃,向前一步,再次拱手说道:“陛下,我听闻用兵打仗之理,乃是让自己军队吃饱以等待敌军饥饿,严整自己的军队以等待敌军混乱,安营扎寨以等待敌军疲劳。唯有如此,一旦交战方能歼灭敌军,攻打敌国方能摧毁城防,经常安坐便能役使敌国,此乃圣人的用兵策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如今,若轻易地卷起铠甲,轻率地发兵长驱直入,实难取得成功。行军随从过多,必然会被敌军逼迫威胁;若是孤军行军,则会被敌军中途截断。快速进军,粮食必然短缺;缓慢进军,又会错失有利时机。行军未及一千里,人马就会缺乏粮食。《兵法》有云:‘把军队送给敌人,就会被敌人擒获。’故而,臣认为不应攻打匈奴。”

王恢听罢,立刻站了出来,反驳道:“韩大人此言差矣!我现今所说的攻打匈奴,本就不是要发兵深入敌境。而是要顺应单于的欲望,引诱他们到边境来。我们挑选勇猛的骑兵和壮士暗中埋伏并且设好防备,谨慎地守住险要的地方作为警戒。我们的部署已然确定,有的在敌军左翼,有的在敌军右翼,有的在敌军前方,有的截断敌军后路。如此精心谋划,单于定能被擒获,此战我们必能大获全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安国眉头紧皱,看向王恢,说道:“王大人,战争之事,岂容如此轻率?匈奴向来凶悍,其骑兵来去如风,若是我们的计谋稍有差池,那便是万劫不复之境。”

王恢毫不退缩,回应道:“韩大人过于谨慎了。此次作战计划乃是经过深思熟虑,并非贸然行事。只要我们准备周全,定能一举破敌,扬我大汉国威。”

朝堂之上,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赞同韩安国的保守之策,认为应以稳妥为重;也有人支持王恢的主动出击,觉得应当抓住时机,给予匈奴沉重打击。

武帝坐在高位之上,面色凝重,陷入沉思。他深知匈奴的威胁已久,年年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若能一战取胜,不仅可保边境安宁,更能彰显大汉的威严。但韩安国所言也不无道理,战争的风险巨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王恢再次进言:“陛下,匈奴屡屡犯边,掠夺我大汉百姓的财物和生命。如今我们有机会给予他们致命一击,若错过此次良机,匈奴必将更加嚣张。臣愿以性命担保,此次作战计划必定成功。”

韩安国道:“陛下,切不可冲动行事。战争并非儿戏,一旦开战,无数将士将生死未卜,国家也将承受巨大的负担。还望陛下三思。”

武帝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意已决,听从王恢之策。”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韩安国无奈地叹息一声。

同年夏,六月,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汉武大帝刘彻端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坚定而锐利,他的心中酝酿着一场对匈奴的惊天谋划。

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一时间,汉军的营帐中,军旗飘扬,士气高昂。三十多万的战车、骑兵、步兵集结于此,他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眼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