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这会儿不敢装了,卑躬屈膝的问道。严宏博没吭气,而是用红蓝铅笔在A4纸上,又是画又是写的,然后将那张纸推了过来。
杨涛双手捧着白纸,然后将眼镜推向了脑门。
常年的看文件写汇报,刚过四十的杨涛已经是老花眼了。他看见纸上画了圈圈,圈里写着人名,依次是冷州、吕耀祖、张峰和马明远,然后又用一条红线连了起来…
杨涛一头雾水,一时有点懵圈。倏然,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老领导的用意。
“看明白了吗?”
严宏博开口问道,杨涛点头哈腰的回答,“明白了,明白了。您的意思是,举报信与冷州和吕耀祖有关,他们收拾张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冲着马明远来的?”
严宏博还是没吭气,而是将桌上的“华子”牌香烟推了一堆,示意杨涛抽烟。
杨涛如获重释,颤抖的手抽出一支香烟含在嘴上…
“杨涛啊!我一直强调我们办案,一定要先将案件的因果和逻辑关系理清楚,后面的事情才不会出现偏差。”
“对对对,还是严书记英明。您一张关系路线图,立马让我提壶灌顶了。”
“哈哈哈哈哈。”
杨涛在纪委,是个学者型的干部。平时寡言少语,不苟言笑,竟然也学会了拍马屁。这让严宏博忍俊不住了!
“杨涛,你啥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这可要不得。”
接着严宏博又和杨涛分析了案情,决定从冷州和吕耀祖入手。只要突破他们中的任何一人,真相就能拨云见日。
有了目标就好办了,纪委有的是办法。杨涛已经调阅了冷州和吕耀祖的举报信。
这一翻阅不要紧,吕耀祖还好,冷州就不同了。海明市阿sir局的领导干部里,冷州的举报信排第一,足足有几十封。而且有的很有份量,完全够上了纪委的立案标准。
随便拿出几件查一查。不怕他冷州不认罪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