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面露犹豫:“要是传出去我们背弃合作伙伴……再说钢材销售一直都靠那位许经理,一旦把他踢开,生意可能会受影响。”
李光明却不这么看,他说道:“爸!现在钢材紧俏是市场的因素,并非他个人的能力所致。”
他又接着劝说:“而且设身处地地想,如果许经理能够独占货源,早就甩掉我们了。
他还留您干什么呢?”
“这……”
李建国仍然心存疑虑,毕竟稳定的收益也是不错的选择。
“光明啊,等赚足资本再扩大规模做个大企业老总,管几百人岂不是更好?”
父亲的话让他眼前一亮,“好!那就这么定了。”
最终,他们达成了共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父子俩行动起来。
李建国决定直接找到许经理表达自己的意愿。
并不是直接表明单干的想法,而是说已经累积了不少养老费用、不想继续冒险奔波了。
提议解散公司,按现有账目分配财产然后安享晚年。
但聪明如许经理,他并不相信这套理由,于是尽力挽留。
当发现无法说服李建国的时候,提出让李建国引荐与工厂联系的方法以便将来取货方便些。
李建国有着其他计划当然不会答应,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不久后,许经理发现李建国背着自己又成立新的公司继续经营同样的业务。
顿时明白一切。
知道这个昔日朋友不愿再与其分红。
这种情况下放任不管显然不符合许经理的一贯作风——你别想好过!他立刻动用旧日人脉通知一些长期合作的顾客改变采购渠道,使得很多原属于他们的客户转投别处。
这让新创的公司在竞争初期便遭遇了巨大阻力。
后来李建国遇到一个大的订单机会,但对方担心新成立的小公司信誉不佳不肯先支付全部金额,只付少量保证金。
出于急于求成的心理,李建国选择相信对方发货。
结果,货物发出后对方却失去了联系,李建国才察觉被设计了。
随后报警处理,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足很难追回损失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