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多少有些爹味和教领导做事,是下属的大忌,不过事态紧急,苏明哲也顾不上这些。

至于后续这支军队的动向,苏明哲只能尽力打探。

他所知道的情报其实很有限,具体人数不知,万余人只不过是根据军械和粮草的调拨情况推测的,真实情况或许有较大出入。

具体的行军路线未知,只能根据物资调拨情况得知几个关键的中转站。

而这些中转站一般都有驻军把守,并且筑有防御工事,不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如今的豫省绝大部分都已经落入日寇手中,就算选好了伏击位置,以现在的国力想要歼灭这万余人日寇起码要两到三个中央军的兵力。

但这么多人想要悄悄潜入敌占区,打完仗后再全身而退有点不太现实。

由于第一次江城会战的胜利,国党军队趁势反击收复了些失地,鄂省大半都在国党军队的手里。

所以,最佳的埋伏地点就是豫南与鄂省的交界处,然后速战速决。

这样,江城的日军还没来得及接应,敌占区的日军也需要时间集结部队,伏击的军队打完仗后直接向西交替掩护撤退。

只不过,这一切不仅需要完备的情报支撑,也需要高超的指挥水平,像苏明哲这样只会纸上谈兵的还是算了,他安心的搞好情报方面的支持就可以了。

凡此种种,将一切都捋顺后,情报的脉络的清晰多了。

苏明哲只需要搞清楚两点。

第一,推测得出的情报和真实的情报到底相差几何。

第二,如果推测为真,山下的部队将在何时走那条路线抵达豫南与鄂省的交界处。

当然,所有的活也不能全指望苏明哲干了,总不能让苏明哲一个人暴打一百万小鬼子。

不然在豫省的军统和中统站特工可就真是吃干饭的了。

特高课这边有沈北盯着,苏明哲是时候去海军总部走一趟了,探一探长谷直树的口风,看看他是不是知道点别的。

苏明哲这么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至少上次长谷直树能清楚的了解到山下英一朗的准确情报就很不对劲,说不定在他这还真有意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