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想要为麾下将士购置府宅,此事夫君自行决断就行,无需与我们商议。”
李清照说道,接着望向旁边的李师师,“如今我公爵府的钱财向来由师师妹妹掌管,此事就交给师师妹妹处理就行了。”
旁边的李师师听了这话,轻轻点了点头。武植的国公府不仅被朝廷赐予众多良田,还有 3000 户的食邑,因而有不少收入。
但这些都只能算小部分,最大的收入源自李师师代表武植掌控的四海钱庄,每年能给武植带来相当可观的进账。
即便大部分被用于发放靖安军、雄武军、虎贲军及锦衣卫的军费,可每年仍能有上百万贯的盈余。
四年前,武植在西北着手组建四海钱庄。在他的全力扶持与悉心经营下,短短数年,四海钱庄便强势崛起,成为扎根西北的金融巨头。
如今,西北的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以及新设立的靖边路,乃至李明珠统治下的西夏全境,都将四海钱庄视作主要的金融机构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与之紧密相连。
在重新整合的西北八支军队中,靖安军、雄武军、虎贲军虽在朝廷的军队编制之列,但这些军队将士的俸禄发放以及粮草供应,全部依靠武植从四海钱庄的私人股份盈利中出资承担。
其余五支军队的俸禄与粮草,则由西北各路凭借在四海钱庄内占股获取的营收盈利来保障。也正因为如此,当前整个西北路的军队无需朝廷拨付款项,便实现了后勤补给的自给自足。
四海钱庄的发展壮大,使其取代了西北各路转运司、提举常平司的大部分功能。倘若各路的转运使以及仓司使如未获武植许可,无法调动各路在四海钱庄内的占股权能,那么这两个官职的职权将被极大削弱。
四海钱庄在不断融资的过程中,各方占股情况均发生了变动。武植作为四海钱庄的创建与主导者,依旧占有三成份额。
其余的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新组建的靖边路分别占一成份额,西北的世家豪族、商人以及地方乡绅,合计占一成份额。西夏的李明珠(包括新占领的西域)总共占三成份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里的赵佶和诸位大臣也都知晓武植在西北之地组建了四海钱庄,它的出现使得朝廷西北各路的转运司、提举常平司的职权被削弱。
尽管朝中有大臣进言这四海钱庄侵犯了朝廷权威,然而赵佶和更多大臣却觉得其实没什么不妥,毕竟这四海钱庄并非私人独有,西北各路均在其中占有份额。
而且因为西北之地一直是大宋朝廷军费支出最多之处,如今有了这四海钱庄,虽说削弱了西北各路转运司和提举常平司的职权,却能够让军队自给自足,朝廷无需再耗费大量军费拨给西北。对于向来视财如命的赵佶而言,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朝廷并未干预。
这时李师师此时对武植开口道:“夫君,不知打算将诸位将军的宅业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