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铁证如山

赵骥指挥部队抢在上官云相部第三十二集团军大举反扑前紧急脱离战斗往大别山回撤。

得知新四军皖南部队五千余人成功脱困后,上饶司令部里的顾祝同直接就砸了手里的电话,他有心把独立师三、四两个纵队一并留下,可国军内斗内行的派系之争再次“发挥作用”。

上官云相倒是听话,可惜以国军的行军能力是绝不可能后发先至追赶上独立师的,有机会堵住赵骥的只可能是唐式遵部第二十三集团军。

唐式遵已经死了,他的嫡系二十一军目前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在没有正式决定归顺中央军和重回川军这两条路到底怎么选之前,二十一军的几个师长要么电台坏了收不到信号,要么就是转移途中没有架设电台,更有因为连借口都懒得找直接装聋作哑的,反正主打一个谁的血也不沾。

至于第五十军就更不用提了,旧长官郭勋祺已经差不多明牌投共了,“联合中共、防蒋图存”也是其余刘湘旧部奉行的不二原则,对他们来说执不执行顾司令的命令得看自家的心情,喊打小鬼子的话还能勉强服从,要是喊打新四军的话,嘿,那可就对不起了。

赵骥率领三纵、四纵几乎是毫无阻滞地就一路安全撤到了池州、枞阳一带,汇合围城断后的五个地方独立图以后,全员大摇大摆地退回到了大别山东麓。

一回到根据地,赵骥马上就叫来了辛玥:“立即给中央发报说明事情的全部经过”。

“给,这些就是证据,是国军蓄谋已久挑起内战的证据”。

同原本的历史轨迹相比,这个时空中新四军的损失要小得多。

历史上九千余人的新四军仅有两千人在傅秋涛的率领下突破包围圈,其余官兵几乎全部遇害,而这一次的损失则主要是茂林突围期间产生的两千余伤亡,主力五千人都被赵骥救了出来,另有两千余人向东突围去找江南部队会师了。

虽然战斗损失变小了,但政治上的恶劣影响却一点儿也没改变,因为这件事的本质并不在于新四军究竟被杀害了七千还是两千人。

驻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质问和抗议,伍豪同志愤怒地质问国府代表张冲:“你们的行为完全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倭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