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凛冽,吹得树枝瑟瑟发抖,整个世界都被裹上了一层冰冷的外衣。刘泽站在讲台上,轻摇折扇,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坐立不安的孩子们。这些孩童,无一不是出身富贵之家,平日里娇生惯养,此刻却一个个坐得东倒西歪,显得格外调皮。
“今日我们来讲讲《论语》,谁可先来读上一段?”刘泽的声音温和而有威严,然而台下的孩子们却互相对视,没有一个主动举手。刘泽微微一笑,目光落在后排一个正偷偷吃糕点的孩子身上,“那位吃糕点的同学,可愿读来听听?”
被点到名的孩子吓了一跳,连忙将糕点藏到身后,站起身来,结结巴巴地说道:“先……先生……我……”刘泽微笑着看着他,鼓励道:“莫要紧张,读得不好也不要紧,只要用心去读,便是极好的。”
孩子颤颤巍巍地拿起书,结结巴巴地读了起来:“学……而时……时习之……不亦……乐……”尽管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但刘泽却耐心地等待他读完,随后鼓掌称赞道:“不错不错,声音虽小,但读得还算流畅,继续努力,定会越来越好的。”孩子红着脸坐下,其他孩子也纷纷鼓起掌来。
看着台下的孩子们,刘泽心中暗自思忖,这些孩子虽调皮捣蛋,但本性不坏,假以时日,定能有所作为。在刘泽的耐心教导下,孩子们渐渐适应了他的授课方式,也开始喜欢上这位年轻且知识渊博的先生。
时光飞逝,转眼已至寒冬,宅院外的池塘结了一层薄冰。夏缙华邀请刘泽一起赏梅品茶,两人坐在暖烘烘的屋内,望着窗外的红梅傲雪绽放,别有一番景致。
“先生,这寒冷的天气,真让人难以忍受啊。”夏缙华抱怨道。
刘泽微微一笑,看向面前的炭火,说道:“冬日严寒,却也有别样景致。若能围炉煮茶,赏梅品茗,倒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夏缙华点头称是,命人取来炭火茶具,说道:“先生请。”
刘泽将炭火点燃,将水壶置于其上,看着升腾的水汽,轻声说道:“这炭火煮茶,最是讲究火候。火候不到,茶香不存;火候过了,又易生焦气。”
夏缙华看着刘泽熟练的动作,不禁赞叹道:“先生真是博学多才,连这煮茶之道都如此精通。”
刘泽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是些兴趣爱好罢了。”他将茶叶放入茶壶,冲入热水,一阵茶香四溢。他轻声说道:“来,尝尝这茶如何?”
夏缙华轻轻抿了一口茶,闭眼品味,说道:“入口清冽,回甘醇香,好茶!先生真是好手艺。”
刘泽轻啜一口茶,望着院中红梅,似有所悟,说道:“这茶之道,亦如人生之道,讲究一个‘度’字,过犹不及,皆不可取。”
夏缙华闻言,若有所思,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人生在世,当适可而止,方能得享天伦。”
刘泽微微一笑,未再言语,只默默品着茶,看着院中红梅。
这时,姜玉云抱着一只貔貅来到院中,说道:“老爷,刘先生,你们在聊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