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地质勘探

沪风疆韵 琅翎宸 1088 字 14天前

学术圈的竞争就是这么激烈,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以前国际形势不错的时候,出国做地质研究还算方便。但现在想要出国做地质研究,签证就是第一个大问题。

那些领事馆里的签证官会瞪着那双阴鸷的眼睛,如同老鹰巡视草原一般扫视着申请材料。然后抬起头,用蹩脚的中文留下一句:

“对不起,我们不能给您颁发这次签证。因为您的工作内容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土上的一些地方被测绘,所以请您下次再来。”

每每想到这里,泽仁就脑仁疼。

当然,不止是她。其他的地质学研究员也会被这些签证官以同样的理由拒签。

这就非常讽刺了——新中国成立前,外国学者来到中国进行科考时如入无人之境,到处测绘,留下了大量资料,却不选择共享,导致如今很多地方都要重新勘测。可现在,中国人民强大起来了,科技也日新月异,想要去其他国家进行科考,却直接被拒绝。有这么个道理吗?

这就导致几乎所有的地质学研究员都将目光转向了国内。也就几年的功夫,国内已知的有科考价值的地方都被摸了个遍。最近还有人去了唐古拉山脉附近,重新让“长江源头到底是沱沱河还是当曲”的问题又一次被摆了出来。

一想到这里,泽仁忍不住叹了口气。

“泽仁姐你怎么了,这么积极热闹的环境里为什么还要叹气呢?”小杨侧过身来,脑袋略歪地看向泽仁。

“我在为我自己的不足而叹气。民间的探险活动,根源还是我们这些地质研究员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所以才会需要民间力量对我们的研究进行补充。如果我或者我的同行们能更早地发现这个冰洞,至少能让这些民间探险队知道冰洞深处存在氧气不足的危险。”

小杨敏锐地感受到了泽仁情绪那细小的变化,停下了她那如同仓鼠啃瓜子一般的动作。

“泽仁姐,你也别太自责了。民间探险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也是他们的选择。”小杨安慰道,“人各有志,这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也说明这有吸引他们的地方。”

泽仁无奈地笑了笑:“对啊。虽然理性告诉我,那些没能走出冰洞的探险队成员们都是成年人,自然是知道做这种事情的危险。可话虽如此,我还是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地质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毕竟,我们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国家和民族。”

小杨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泽仁姐,你真是太棒了!我一定要向你学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