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迎接他的,只有厚重朱门一次次无情地紧闭,门童冷漠的眼神和管家不耐烦的驱赶。
那轻蔑的一瞥,如同一把锋利的寒刀,直直地刺向他的内心,将他的希望割得粉碎。
但杜甫骨子里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困境并未将他打倒,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倔强与顽强。
在艰难的环境中,他宛如一颗顽强的种子,即便身处贫瘠土地,也要努力扎根,寻找生机。
寒风凛冽的冬日,杜甫裹紧那单薄得几乎无法抵御严寒的衣衫,踏入长安城外的小村落。
村口那棵老槐树,枯枝如狰狞的手臂,伸向灰暗的苍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苦难。
村子里一片萧条破败之景,房屋东倒西歪,在狂风中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这无情的风卷走。
他走进一间破旧茅屋,屋内弥漫着潮湿与腐朽的气息,昏暗得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一位老妇人正坐在土炕上,用破旧不堪的棉被紧紧裹着怀中的孩子,那孩子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见杜甫进来,老妇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下意识地将孩子往身后护了护,仿佛在守护着最后的珍宝。
“大娘,小可途经此地,口渴难耐,不知能否讨碗水喝?”杜甫恭敬地作揖,声音温和而诚恳,哈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消散,仿若他此刻的希望一般渺茫。
老妇犹豫片刻,缓缓起身,她的腰背因生活的重压而佝偻,每走一步都显得异常吃力,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苦难。
她从角落拿起一个缺了口的陶碗,在结着薄冰的水缸中舀了半碗水,颤颤巍巍地递给他,长叹一声:“唉,这年头,日子苦啊。公子从城里来,那城里可会好过些?”
杜甫接过水,手指触碰到陶碗粗糙的边缘,心中一阵酸涩,缓缓说道:“大娘,实不相瞒,城里亦是艰难万分。看您这儿,可是遭了什么灾?”
老妇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用那满是冻疮、粗糙干裂的手抹了抹泪,那双手上的冻疮有的已经溃烂,触目惊心:“哎,连年战事,村里壮丁都被拉去打仗了,田地没人种,都荒了,收成差得很。上头赋税还重得要命,这日子咋过哟,没法活喽!”
正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跑进来,他的衣服破了好几个洞,露出瘦巴巴的胳膊和腿,冻得鼻涕直流,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让人看了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