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181 字 18小时前

——战乱阴影下的艰难抉择

有一回,宗文和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珍贵的花瓶。

那花瓶是杜甫好友所赠,虽非价值连城,却也被杜甫视作心爱之物。

杜甫得知此事后,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将孩子们叫到跟前,一脸威严。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宗文,你身为兄长,理当为弟妹们树立榜样。今日打破花瓶,虽非有意为之,但亦不可就此轻饶。犯错需承担后果,方能铭记于心,日后不再重蹈覆辙。为父命你抄写《论语》中关于诚信和责任的章节,望你能从中领悟为人处世之道。”

杨氏见孩子们面露惧色,小脸满是惶恐,心疼不已。

赶忙劝阻:“相公,孩子们不过是贪玩,一时疏忽才打破花瓶,并非存心犯错。抄写《论语》章节,他们年纪尚小,恐难以领会其中深意,反倒心生畏惧,何苦如此严苛呢?”

杜甫却坚持己见,眉头紧皱,目光坚定:“夫人,正因为他们尚在懵懂之年,才要从小培养品德。《论语》乃圣贤之书,其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今日若不加以教育,日后如何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何能在这纷繁世间立身?这关乎他们的品性修养,绝非小事,不可姑息。”

杨氏却觉得杜甫过于严厉,会伤了孩子的心,眼眶泛红。

反驳道:“你这般严厉,只会让孩子们对你心生畏惧,以后都不敢在你面前肆意玩耍,失去童真。孩子尚小,应多些宽容慈爱,而非苛责。”

两人为此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最终不欢而散。

还有一次,杜甫听闻长安城内有一位学问高深的先生开设私塾,教学严谨,声名远扬。

便想送宗文去那里接受更系统的教育。

杨氏却面露犹豫之色,轻声说道:“相公,那私塾离家甚远,宗文每日往返,路途奔波,恐身体吃不消。再者,他年纪尚小,正是需要父母陪伴、呵护的时候,若送去私塾,奴家实在放心不下。”

杜甫则认为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