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中,寻找栖息之所
回到那简陋的官邸,杜甫独自一人坐在昏黄摇曳的烛光下,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的内心犹如翻涌的波涛,久久无法平静。
如今朝廷在应对战乱上举措不力,百姓深陷苦难之中,自己虽空有报国的抱负,却处处受限,无法施展。
在这官职上,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有力无处使。
放弃官职,意味着放弃多年来对仕途的追求,可眼前百姓的惨状和自己的无力感,又让他明白唯有如此,才可能先保全家人。
他长叹一声,声音里满是疲惫与无奈,缓缓对走进来的妻子说道:“如今朝廷在应对战乱上举措不力,百姓深陷苦难之中。我虽空有报国的抱负,却处处受限,无法施展。在这官职上,我实在是有心无力,什么都做不了。我想弃官,前往蜀地,或许在那里能寻得一处安宁之地,让我们一家人过上安稳日子。”
妻子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但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轻轻点头,柔声道:“夫君决定了,我便跟着你,无论去哪里,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
就这样,杜甫一家踏上了前往蜀地的漫长路途。
一路上,风餐露宿,晓行夜宿。
有时,狂风暴雨毫无征兆地袭来,一家人只能蜷缩在破旧的马车里,听着外面风雨肆虐,车身被吹得嘎吱作响,心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有时,干粮用尽,他们不得不放下身段,向路边的农家乞讨一些粗茶淡饭,遭人白眼与拒绝更是常事。
杜甫望着车窗外的风雨,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他不知道这一路漂泊,是否真能寻得安宁,又为自己带着家人颠沛流离而深感愧疚。
一路上的艰辛与未知,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终于,他们踏入了蜀地。
幸得友人高适的热心帮助,他们在成都浣花溪畔觅得一处清幽之地。
这里溪水潺潺,溪边垂柳依依,清风拂过,柳丝轻舞。
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若一幅淡雅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