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问这个,崔李氏立马上了心,将手里的针线放下,“她呀,今年都十七了,跟着咱们逃难出来,哪顾得上别的。在咱们那边十七早该成亲了,唉,都是旱灾闹得。”看了自家女儿一眼,“梁妹子,你要是识得好后生,可得给咱们六娘多留意留意。”
“娘,你说啥呢。”崔六娘羞红了脸,“快别说这些了。”
“哈哈,六娘害羞了。崔嫂子,你放心,六娘这么好一准能寻个好人家。”梁氏心里转了几个圈弯,换了话题,“以前荷花村穷,外村的小娘子都不愿意嫁。托枣儿的福,现在荷花村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如今说亲的人一听是荷花村的,都上赶着抢呢。呵呵.....对了,枣儿,你大伯家的向平向安定亲了吗?”
被她问的一愣,向枣儿有些不解,不是在说六娘的事吗,怎得转到大伯家了,“没有吧,我没问过。”
“嗐,那应该是没有,向安和六娘差不多岁数吧。”说完这一句,她便说起来此的目的,“枣儿,我今日来是想问问你铺子里还招不招人?咱家来住想寻个活计。”默了默,又道:“枣儿,伯娘不瞒你,来柱刚订了亲,三树村的小娘子。呵呵。”
“来柱定亲了?好事啊,恭喜伯娘了,这不是了了您一桩心事。”向枣儿笑着恭喜她。
“是,这以前没人愿意嫁来荷花村,我还怕来柱打一辈子光棍呢。可如今定了亲咱们也发愁,家里的房子太小,往后来柱成亲肯定要重新盖的。”她环顾四下,“咱们盖不起你家这种四合院,再过几年钱攒够了,就像你赵大伯家那样盖几间青砖瓦房就够了。”
说着抬头看向向枣儿,“所以我才厚着脸皮来问问你,什么活计都行,咱家来柱能吃苦,人也勤快。”
原来是想寻活计啊。
向枣儿想到闻香街那边确实需要人,便道:“闻香街那边的铺子还需要跑堂的小二,活是有点累,来柱可愿意?”
“愿意,愿意。”梁氏忙点头,眼睛笑成了一条缝,“枣儿,伯娘太感谢你了。”